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03:20:41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1

為什麼說,在世界範圍來看,西方稱中國為China、Chinese,是源自“秦”(Chin)這個詞呢?這要從周朝開始講起。

周穆王像秦始皇一樣喜歡在全國迅遊,有一次他的車隊浩浩蕩蕩西巡時,與昆侖山的西王母相遇并産生了一段難舍難分的戀情,不想返回朝廷。直到淮水流域有人叛亂,才揮手離别,匆匆趕回。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2

叛亂很快被平定,周穆王封賞了他的車夫。這個車夫不僅獻給他八匹駿馬,拉着他與西王母相會,其駕車技術也是當世無雙,能駕馭馬車日行千裡(雖然有些誇張),為平叛争取了時間。

那個車夫也因此揚名,他叫造父,是季勝的五世孫。他活動在山西離石一代,周穆王把他封與趙城(山西洪洞縣趙城鎮西南),可能是想讓他祭祀蜚廉。

從離石東南行一百一十公裡,就是蜚廉的葬地霍州霍太山,繼續南行二十公裡,就是趙城。

造父一族因封地而改姓為趙,成為戰國時期趙國的始祖。造父,是否即“趙父”?曆史上沒有證據可以證明。

季勝的五世孫是造父,惡來的五世孫是大駱。大駱的兒子叫非子。按輩分,非子改叫造父叔叔。

他們看造父發達了,就到趙城來登門認親,改姓了趙。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3

改姓趙,意味着擺脫了奴隸身份,踏入貴族門檻,可與貴族通婚,這一點意義重大。

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裡說:“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似乎可以肯定他們搬到趙城來居住了。

但是接下來的一句話又說:“非子局犬丘。”犬丘。即犬戎的廢墟,今日陝西興平,在渭水中遊。

趙城在汾水中遊,兩地之間不少于四百二十公裡。非子為何沒住在趙城,而住在犬丘?是從趙城遷過來的,還是本來就住犬丘?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4

司馬遷沒有說。所以也難說“蒙趙城”就意味着他們一定都搬到趙城去了。

非子也擅長養馬,但不知道是天生的,還是跟造父學的。犬丘人把他的長處告訴了周孝王。

這個犬丘人身份不明,是戎狄人,還是周人,無法判斷。若是戎狄人,那麼他們此時相當臣服于周王朝的。犬丘距鎬京隻有三十公裡,中間僅隔一條渭水。

周孝王知道這個情況後很高興,就指派非子去西邊更遠的隴山、千水一代(今陝西寶雞以西地區),專職養馬。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5

馬是至為重要的國防力量,為帝王養馬,是件榮耀的事。非子養的馬高大善跑,數量劇增,周孝王樂了,決定封賞非子。

非子的父親叫大駱,已死,周孝王命令非子為嫡長子,傳承大駱的香火。這麼做的目的,是正式确認非子與嬴姓的貴族身份。

周孝王身邊有個大臣叫申侯,他這道這件事後,不幹了,堅決不答應,站出來反對說:“我的先人曾有閨女嫁給嬴姓,于是嬴姓歸附朝廷,替朝廷保衛邊疆,西陲因此安定。現在我的閨女嫁給大駱,生兒子成,他才是嬴姓嫡長子。因為我們兩家聯姻,所以西戎老老實實,不敢犯邊,你的王位才穩當,是讓我的外孫赢成當嬴姓嫡長子,還是讓趙非子當嫡長子,你看着辦。”

周孝王找申侯談話,說:“很多年以前,伯翳(伯益)為舜馴化鳥獸,賜姓為嬴,現在他的子孫又為我養馬。這樣吧,我賞給他一塊封地,作為我的附庸。”這是一種折中的處理辦法。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6

賞給非子的這塊土地,比非子養馬的地方更偏西,在今日甘肅東南部的清水、天水、禮縣一代,定名為“秦”,沿用當地伯翳的地名,号為“秦嬴”,以繼承和延續伯翳的香火。

周孝王同時也答應了申侯的要求,讓他的外孫嬴成當大駱的嫡長子,目的在于安撫申侯,調和西戎關系。非子住在秦邑,嬴成住在犬丘。秦邑一帶也稱西犬丘。

周孝王不願聽從申侯擺布,又不想惹惱他,幹脆一分為二,兩邊都照顧到了。他的謀略屬于謀略六品的入門品級,第一品,小巧,既維護王權尊嚴,又安撫申侯情緒。區區一個申侯,就敢以國家安全為名,要挾王權,可見西周王朝的權威性已經動搖。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7

今天的學者認定,申國是周宣王分封的,晚于周孝王七十餘年,封地在今河南南陽,離西周都城四五百公裡,中間隔着秦嶺和伏牛山,目的是增強南部邊疆的防禦能力。

南方的楚國越來越強大,也不老實,常常犯邊,周穆王的父親就是在讨伐楚國時戰死的。照這樣看來,周孝王時期就不應該有申侯,也許是司馬遷搞錯了,有兩個申侯?或許是後人傳抄《史記》時寫錯了?疑莫能定。

不管怎樣,周孝王把秦邑賞給了非子,恢複嬴姓,此事意思重大。曆史上正是有了“秦”這個名号。

非子也不叫趙非子了,而叫秦非子,或者嬴非子,成為秦國的直系祖宗。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8

從中國範圍來看,我們自稱漢族、漢語、漢人,源自西漢王朝。在世界範圍來看,西方成我們為China、Chinese、源自“秦”(Chin)。

如果秦始皇的政權能夠多延續幾百年,我們就該叫秦族、秦語、秦人了(張分田《秦始皇傳》)。

周孝王在位時間不長,以這件事最能影響曆史。《史記-周本紀》關于周孝王的記載隻有三十個字:“......共王帝辟方力,是為孝王。孝王崩......”還沒有《史記-秦本紀》多。

華夏舜、禹時期,秦人祖先伯翳(伯益)生活在秦(河南範縣),還得到嬴這個姓。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9

大約一千一百八十年後,周孝王為了賞封非子,恢複嬴姓香火,把“秦”這個地名從河南範縣移到甘肅南部。

這麼說似乎并不過分,是周孝王賜予了“秦”這個偉大的稱号。說“秦”偉大,是因為在整個世界範圍内,後來的秦國都是無可匹敵的。

秦邑,也稱秦城、秦亭,在今日甘肅清水縣六盤山南段(隴山)西側、渭河北岸。

“秦”的本義,中國最早的字典裡說,秦是伯益後人的封國的名稱,那裡的土地适合種植粟,也可反證“秦”這個地名從河南移到西部的變遷過程。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10

考古發現證實,最早的粟集中在河南中部,南部和北部也有一些,不及中部多。甲骨文、金文、篆書“秦”字,字形都像雙手抱杵春禾,與農業生産關系密切。

嬴是姓,秦是氏,先得姓,再得氏,因舜賜予而姓嬴,以封地而稱趙氏、秦氏,即所謂的姓氏。到戰國秦漢時期,姓與氏被混淆,地名、官職等等,都可做為姓。秦趙共組,專家沒有争議。

結合考古證據看,秦邑的準确地望着肯定在渭水上遊南北兩岸的甘肅天水、清水、禮縣一帶。這裡以秦為名的地點也不少,秦谷、秦安縣、秦亭鎮、秦城區、秦嶺鎮、秦裕鎮、秦家溝口村、秦家河村......但地名不是證據,僅供參考。

秦始皇和其他皇帝的區别(為何在世界範圍)11

大秦之歌(微信公衆号daqinzhifeng1018)一個專為喜歡大秦文化讀者創作的自媒體分享平台,為大秦文化的愛好者提供故事分享、文化曆史品鑒、圖文欣賞、讀書社群服務等為一體的垂直自媒體平台,為讀者提供有趣的大秦文化曆史内容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