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醴的簡體字

醴的簡體字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07 20:38:29

滗,普通話讀如bì。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漢字,大緻在東漢時期就出現了,直到今天,它仍是個極其常用的口語詞,絕大多數方言區都在使用。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1

滗,讀作bì

"把湯滗出去。"

"壺裡的茶水滗幹了。"

"粉條留下,把水滗唠。"

"你弄勺子,把湯鍋裡的血沫子滗得了。"

可是,人們經常把"滗"字寫錯,要麼寫成"篦",要麼寫成"箅"。

雖然這三個字的讀音完全一樣,可字義卻各不相同,弄錯了是要出笑話的。

滗,是一種将汁液與固體物過濾分離的動作

滗,形聲字,從氵,筆聲。宋代《集韻》:"滗,逼密切,音筆。"

"滗"是什麼意思呢?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2

《康熙字典》中的“滗”字

東漢有一個叫服虔的經學家,他在《通俗文》中這樣寫道:"去汁曰滗。"又雲:"江南曰逼,義同也。今俗語猶雲'滗米湯矣'。"

三國時期魏國有位叫張揖的古漢語訓诂學者,他在《廣雅·釋诂》這樣寫道:"滗,盝(lù)也。"

這句話中的"盝",通"漉",使水幹竭的意思。

清人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進一步解釋道:"滗之言逼,謂逼去其汁也。《玉篇》:'滗,笮(通榨)去汁也。' "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3

滗茶

古人告訴我們,滗,就是"去汁",即"取汁",把汁液取出來。

怎麼取?

擋住渣滓或泡着的東西,把液體從器具中"逼"出來、"笮"出來,這個動作,就叫滗。

如中藥煎好後,要滗去藥渣。喝茶的時候,要把茶葉滗去。

"去汁"曰滗,"去渣"亦曰滗。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4

滗藥

《集韻》:"滗,一曰去滓。" 清朝唐訓方《裡語征實》:"去渣曰滗,音背。"

如淘米,把米泔水一遍遍滗掉,把淘淨的米留下來;洗好的魚、肉放在盆子裡,下鍋烹煎時,也要把析出的血水滗光。

"去汁",即"取汁",是将汁液滗離容器,幹涸的東西留在容器;"去渣",即"取滓"是将幹涸的東西漉離容器,汁留在容器裡。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5

滗藥

"去汁"與"去滓",是"滗"這個行為的兩個方面,都是将液體與液體中的物質用過濾法分開。

有些講究人,比如在高檔西餐廳點了瓶紅酒,陳年紅酒往往會産生沉澱物,喝之前,餐廳的侍酒師會先幫你"醒酒",慢慢将瓶子裡的紅酒倒入醒酒器中,并在酒瓶下方點上一根蠟燭,以便觀察瓶中沉澱的位置,防止将沉澱倒出,之後,還要用滗酒器将酒液與沉澱物分離。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6

滗酒

當然,居家百姓就沒這麼麻煩了,端起鍋一斜,鍋蓋稍稍移出一絲縫隙,米湯也好,藥汁也罷,嘩啦啦便從縫隙流出了。

箅,是用來蒸食物的竹架子

箅,讀bì,形聲。字從竹從畀,畀亦聲。"畀"意為"把谷物放在支架上蒸煮"。"竹"與"畀"聯合起來,表示"竹制蒸架"。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7

箅子

箅,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漢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箅,蔽也,所以蔽甑底。"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進一步解釋說:"甑者,蒸飯之器。底有七穿。必以竹席蔽之,米乃不漏。"

這兩段話的意思是,箅,就是甑(zèng)中的竹屜,可以讓食物蒸熟,且不會漏掉在鍋裡。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8

箅,這種炊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那個時候人們蒸煮食物的用具,也就是蒸鍋,叫甗(yǎn),全器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甑,置食物;下部為鬲(lì),置水。

鬲的形狀似鼎,下有三足,足間燒火。

甑的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米飯等食物放上去,會漏至鬲中。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9

淮陰高莊戰國墓刻紋銅箅

所以,甑上面就覆蔽一銅片,與鬲相隔,這個銅片就叫作箅。

箅是镂空的,上有許多十字孔或直線孔,可使蒸汽通過,将甑中的食物煮熟。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10

小籠包

現在的箅子,大多用竹子制成,如小籠包的蒸屜。

在現代漢語中,箅子不隻是用來蒸煮食物的炊具,下水道口上面覆蓋的用來排水的鐵栅欄、火爐子裡面用來承煤漏灰的鐵屜子,也叫箅子。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11

火爐箅子

篦,是一種齒密的梳頭工具

篦,普通話讀如bì。篦,多用竹子制成,中間有梁兒,兩側有密齒,亦稱篦栉、篦子、篦梳,是古時一種篦污去癢的梳頭工具。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12

篦子

在古代,不論男女,都是蓄發不剪的。男的以冠巾約發,女的則梳成發髻。

頭發長了,清潔起來就有點麻煩。就古人潔發而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篦發,即用篦子篦去發垢;一種的沐發,多用淘米水,洗好以後再施以膏澤。

以前衛生條件差,人身上容易長虱子,長長的頭發更是虱子的"根據地",洗又洗不掉,便用篦子輕輕地篦頭,就可以把藏在頭發裡的虱子清除掉了,同時也起清潔頭發污垢的作用。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13

篦子

在古代有一種職業,叫篦頭待诏,就是專門用篦子給人篦頭的梳頭師傅。

《水浒傳》第二十回:"隻見那漢去路邊一個篦頭鋪裡問道:'大哥,前面那個押司是誰?'篦頭待诏應道:'這位是宋押司。' "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14

篦子

關于篦頭,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在《閑情偶寄》寫得甚為詳細:"善栉不如善篦,篦者栉之兄也。發内無塵,始得絲絲現相,不則一片如氈,求其界限而不得,是帽也,非髻也,是退光黑漆之器,非烏雲蟠繞之頭也。故善蓄姬妾者,當以百錢買梳,千錢購篦。篦精則發精,稍儉其值,則發損頭痛,篦不數下而止矣。篦之極淨,始便用梳。"

醴的簡體字(這個常用字從東漢至今)15

篦子

這段話寫得挺啰嗦的,不過慢慢讀,大概意思還是能讀懂的。

李漁說,就梳頭而言,篦子的作用是獨特的,是梳子無法取代的。想要達到"發内無塵,絲絲現相"這種理想狀态,隻用寬齒的梳子是遠遠不夠的,齒距細密的篦子不但可以規整頭發的,還可以清除發絲内的灰塵、污垢及頭虱,可以讓頭發"烏雲蟠繞",故"當以百錢買梳,千錢購篦",要是舍不得花錢買好質量的篦子,你的頭發可就要遭罪了。

所以說,篦,是用來篦頭發的,無論怎麼使勁都滗不出水來,除非你腦袋進水了。(張文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