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職場中青年在體檢中發現甲狀腺結節,尤其沿海地區(如長樂、連江等)居民該病的檢出率更高。是否還能吃海鮮?是否需要立即手術?如何預防結節癌變?這些問題困擾着不少人。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王鴻程博士提醒,甲狀腺結節雖既不痛也不癢,但切不可大意。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第一時間找甲狀腺外科的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并判斷其性質才是科學的做法。
【疑問一】
查出甲狀腺結節,還能吃海鮮嗎?
王鴻程博士:海鮮“既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
甲狀腺結節患者提倡低碘、低鈉飲食,最好購買無碘鹽食用,但均衡飲食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海鮮“既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紫菜、蝦皮、苔條、海參、海帶、海蜇等确屬含碘量高的食品,不建議甲狀腺結節病人食用;而三文魚、金槍魚、帶魚、黃魚等海魚營養豐富且含碘量少,可适量吃一些。
【疑問二】
查出甲狀腺結節,需要馬上開刀嗎?
王鴻程博士:懷疑惡性、壓迫器官、進行性增大的需要手術
對于甲狀腺結節,如果懷疑是惡性的,應盡早手術切除;而良性結節可随訪,每半年至1年複查1次甲狀腺彩超即可。但如果結節較大,甚至壓迫到食管、氣管等器官,引起呼吸不暢等,亦需手術。另外,對于超聲顯示進行性增大的結節也建議手術。而對于良性、生長穩定、長速較慢且體積不大的結節,可以定期随訪。王鴻程博士提醒,務必警惕甲狀腺結節的鈣化,如果鈣化發生,則癌變的概率将增加10倍。
【疑問三】
如何預防甲狀腺結節癌變?
王鴻程博士:調整生活方式,專科就診,并定期複查。
甲狀腺結節好發于年輕人,女性多于男性,且青年患者的惡性率顯著高于老年。據報道,約5%的甲狀腺結節有癌變的可能。而甲狀腺癌初期無任何明顯不适,患者不易早期發現。因此,針對20歲以上的人群,尤其精神壓力過大的白領女性、有家族甲狀腺癌病史以及沿海地區居民等甲狀腺癌高發人群,應至少每年到體檢中心進行1次體檢。
碘缺乏與碘過量均可誘發甲狀腺疾病,工作壓力大緻甲狀腺分泌激素增加亦可造成甲狀腺結節。因此,甲狀腺結節患者一定要改善生活習慣,做到均衡飲食(避免高碘食物的攝入)、适量運動、睡眠充足、精神放松;定期複查甲狀腺彩超,并專科随診。
【含碘食物排行】(注:每100g食物所含的碘(mg))
36240海帶(幹);4323紫菜(幹);346贻貝(鮮);264.5蝦皮;82.5蝦米;46.2豆腐幹;46.2火腿腸;37.7豬肉松;37.6鹌鹑蛋;27.2雞蛋(均值);24.0菠菜(脫水);19.1羊肉;16.4豬肝(鹵煮);13.9墨魚;13.7花椒;12.4雞(均值);10.4牛肉(瘦);10.0小白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