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混凝土路面起砂應如何處理

混凝土路面起砂應如何處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06:11:25

混凝土路面起砂應如何處理? 1、 在攪拌混凝土時,拌和用水往往要比水泥水化所需的水量多1~2倍這些多餘水分在混凝土輸送、澆搗過程中,以及在靜止凝固以前,很易滲到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水膜,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大大增加由于水泥強度受水灰比影響很大,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水泥強度直線下降因此,混凝土表面的一層強度變得很低,抵抗不了外力的摩擦,産生起砂現象,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混凝土路面起砂應如何處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混凝土路面起砂應如何處理(砼表面起砂原因分析和施工措施)1

混凝土路面起砂應如何處理

1、 在攪拌混凝土時,拌和用水往往要比水泥水化所需的水量多1~2倍。這些多餘水分在混凝土輸送、澆搗過程中,以及在靜止凝固以前,很易滲到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水膜,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大大增加。由于水泥強度受水灰比影響很大,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水泥強度直線下降。因此,混凝土表面的一層強度變得很低,抵抗不了外力的摩擦,産生起砂現象。

2、由于水灰比越大,水泥的幹縮量顯著增大,因此,水泥泌水量大往往會造成混凝土表面與本體幹縮率不同,表面幹縮大而造成表面脫皮。如果再加上水泥凝結慢,相當于延長了水泥混凝土施工後的沉澱時間,表面水量更多,進一步加重了混凝土表面的起砂和脫皮現象。

3、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如果混凝土配合比不合适,水泥用量過少,加水量過多,或砂子太細等配合比不合适,也會導緻混凝土強度過低而産生起砂。

4、有時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發現表面泌水量很大,為了減少混凝土表面水分,在混凝土表面撒了一層水泥幹灰,形成了一層水泥淨漿,由于水泥淨漿幹縮很大,與混凝土本體幹縮相差太大,因此更容易産生脫皮。

5、 砼施工後出現的“起砂”現象,一般常見于礦渣水泥、火山灰質水泥和無熟料水泥,如石灰礦渣水泥、礦渣硫酸鹽水泥、鋼渣水泥等。因為這些水泥中熟料成分較少或沒有熟料成分,因而在水化時其中的Ca(OH)2濃度比矽酸鹽水泥或普通水泥低,這些水泥澆制的混凝土和砂漿表面層的Ca(OH)2濃度甚至低到在堿性激發作用後不能使表面層硬化,在構件硬化後就會引起構件表面“起砂”,嚴重時還會導緻構件“脫皮”。

6、 水泥水化時空氣中的CO2與凝膠中的Ca(OH)2作用生成CaCO3,從而使混凝土和砂漿表面堿度降低,使水泥不能很好的硬化;此外,混凝土和砂漿用水量過多而發生泌水現象,加之養護不當,成型後過早澆水也會引起“起砂”現象。

7、已硬化的砂漿和混凝土經常受到風吹日曬、幹濕循環和碳化作用等也會造成“起砂”。

總之,為了避免或減輕表面“起砂”現象,最好采用質量較好的水泥,嚴格控制施工工藝,合理加強養護,并在凝結前後進行二次壓面以提高其表面密實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