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疱疹和水泡型濕疹區别

疱疹和水泡型濕疹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20:55:19

疱疹和水泡型濕疹區别?面對形形色色的疹子,到底該怎麼辨别?應該咋護理?濟南市疾控專家前來支招,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疱疹和水泡型濕疹區别?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疱疹和水泡型濕疹區别(濕疹疱疹咋區分)1

疱疹和水泡型濕疹區别

面對形形色色的疹子,到底該怎麼辨别?應該咋護理?濟南市疾控專家前來支招。

據介紹,疹子就是皮膚上起的小顆粒,通常是紅色,多由皮膚表層發炎浸潤而起,有丘疹、斑疹、斑丘疹、疱疹等。

丘疹是皮膚表面由于某些疾病而起的半球形小疙瘩,多為紅色。小如針頭,大如黃豆,可能高聳或平坦,平滑或疣狀結構,或有色素與周圍皮膚顔色相同(直徑超過1cm者,稱為斑塊),許多皮膚病開始的病損起自丘疹。如:

毛囊炎: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的多形性皮疹,表現為小丘疹、丘疱疹,對稱性分布,皮疹邊緣不清,具有明顯的滲出傾向、糜爛、結痂及鱗屑,有時可伴有浸潤肥厚,有劇烈瘙癢,常反複發作,呈慢性經過等特點。

濕疹: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多的部位,如頭皮、面部、腋窩、陰部等處,基本損害為紅斑、丘疹、表面有黃色油膩性鱗屑或痂,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分布對稱,可造成頭發稀疏、脫落。

皮炎:好發于易受摩擦部位(多見于青年或中年人)如項頸部,肘關節伸側、骶部、眼周(尤其上眼睑),局部皮膚先有劇烈瘙癢、由于反複搔抓可出現與皮紋一緻的三角形或多角形、皮色或淡褐色扁平丘疹,皮疹幹燥無滲出、表面幹燥,觸之堅實,可密集成片,形成苔藓樣斑塊,表面可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

痤瘡:又稱尋常性痤瘡,俗稱“青春痘”、“暗瘡”、“酒刺”。皮損大多驟然出現(多見于青少年),好發于面部、手背、前臂,為米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堅實丘疹,略高出皮面,表面平滑,境界清楚,圓形、橢圓形或略帶不規則形,正常皮色或灰褐色,數量不定,散在分布。搔抓可引起自身接種,出現數個丘疹沿抓痕呈串珠狀排列,常無自覺症狀,可自行消退。

扁平疣:好發于指背、手背、足背、甲緣等處(多見于青少年),損害初起為針頭大扁平角質丘疹,數月後逐漸長大成玉米或花生米大的半球形或不規則形乳頭狀角質物,表面粗糙不平,呈皮色、灰色、灰黃色以至污褐色,境界清楚,數目不定(少則一、二個,多則數十個),無自覺症狀,部分可自行消退。

疱疹是指内含液體,高出皮膚的局限性、腔隙性損害。直徑小于1cm者稱水疱,直徑大于1cm者稱大疱。

1、感染性

單純疱疹、帶狀疱疹、水痘、手足口病、手足癬、體股癬、丹毒等。

2、變态反應性

丘疹性荨麻疹、接觸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汗疱疹、藥疹、大疱性多形紅斑。

3、遺傳性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瘡、大疱表皮松解症、色素失禁症、腸病性肢端皮炎。

4、自身免疫性

天疱瘡、類天疱瘡、妊娠疱疹、疱疹樣皮炎、疱疹樣天疱瘡。

5、寄生蟲性

蠟蟲皮炎、隐翅蟲皮炎、疥瘡。

6、物理性

凍瘡、燒傷、痱子。

日常護理應該注意:

1、保護患側皮疹區,取健側卧位,需穿柔軟内衣,防止摩擦加劇疼痛,或引起繼發感染。

2、酌情選用不同劑型外用藥,皮損呈疱疹時,應用硫爐洗劑,觀察皮損變化,如疱壁破損,滲液增多時,則選用水溶劑濕敷,保持創面濕潤。

3、當頭皮發生潰瘍時,應剪去局部頭發,保持創面清潔,預防感染,潰瘍可用粘膜潰瘍膏。

4、累及眼睛者,可滴疱疹淨眼藥水,每日多次,晚上可用金黴素眼膏1~2次,鼓勵患者做眨眼運動,防止粘連。

5、皮損痊愈,仍劇痛時,應做好心理護理,酌情服用止痛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通訊員 呂曉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