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平壩區夏雲鎮小河灣村,沿着幹淨整潔的道路前行,忽然間,目光被路邊奶白色栅欄圍着的綠色“大罐子”吸引。
“這是我們的污水處理站,也是一體化污水處理池,污水首先進入這裡進行過濾,然後進入處理池,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然後處理過的水從出水口出來……”
污水處理後變成清水灌溉農田
聽完介紹,記者走進一體化污水處理池的出水口湊近看到處理過的水清澈透亮。
原來,小河灣村的污水處理站屬于平壩建成的78個農村污水處理站之一,未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前,大量的農村生活污水沿各家各戶道路由高到低亂流,特别是夏天,造成臭氣熏天,遠看房子錯落有緻,近看屋下污水橫流的現象。
自2015年以來,平壩區在小河灣村采用MBR一體化膜處理工藝技術,建成三個污水處理站,每天可以處理污水180立方,經處理後的出水水質達到貴州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排放标準》的一級标準,讓美麗鄉村更加宜居,提升群衆的幸福感。
離開小河灣村的路上,記者看見不遠處的農田裡,村民正搶抓好時節,忙着插秧,此時村民們用的部分灌溉水正是來自污水處理站處理後的清水,排入農灌系統作為農業用水,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一體化污水處理池
目光轉到紫雲自治縣壩羊鎮紅院村,從2021年以來,該村重點建設村裡的入戶支管網,統一收集處理村民生活污水,逐步消除過去農村污水橫流的現象。如今,村民生活産生的污水通過污水收集管輸送至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讓百姓的生活更加宜居。
在紅院村生活了幾十年的村民吳巧蘭說:“以前大家的生活污水随處亂倒,到了夏天又髒又臭,蚊蟲亂飛。村裡安裝了分散式污水處理器後,污水橫流的情況不見了,而且,政府還為我們老百姓安裝了洗漱池,大家現在不随地倒生活污水,家門口的環境更好了。”
沿着吳巧蘭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她家院子裡石砌的洗漱池。
“原來這是你們的洗漱池呀,我剛沿途看到好多家門口都有,還在想這是什麼呢?”
“這就是洗漱池,現在國家政策好呀,政府來為我們建洗漱台,遇到任何使用問題,他們也随時來幫我們修理。”吳巧蘭說
紅院村百姓家門口的洗漱池
原來,為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紅院村在推動污水處理池的建設同時,在每家每戶門口還建起了洗漱池,讓村民養成文明用水排水的好習慣,也更方便大家的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到分散式處理池中。
在黃果樹旅遊區翁寨村,建起了3座一體化集中污水處理器池,可以處理558戶2600多人的生活污水;在西秀區七眼橋鎮本寨村,建于地下的濕地處理池不僅加強農村污水治理,更節約了空間,更好地實現資源利用;還有河橋村、桂家湖村、養馬村、翠河村……一個個村莊持續推進鄉村污水處理工程,讓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藍。
據了解,農村生活污水排放一直是個大問題,不僅浪費水源,影響鄉村環境,更阻礙了鄉村發展。
為有序推進我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助推鄉村振興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我市根據《貴州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并印發了《安順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對我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做了安排部署,通過三年行動計劃,按照每年3%的比例遞增提高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到2023年底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19%。
石頭寨村的污水處理池
根據第三方調查摸底及各縣區統計,截至2021年底,安順市共已建成日處理規模20噸及以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96套,日處理規模20噸及以下(主要為分散式)264套,除去城中村、鎮中心村等,安順市納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範疇行政村總計944個,受益行政村134個,行政村治理率14.19%。
“2022年圍繞省下達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目标要求,拟優先開展特色田園鄉村、傳統村落、2022年農村環境整治示範村、‘十千百’示範工程行政村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印發《安順市人民政府生态環境保護目标考核辦公室關于下達全市農村生态環境整治的通知》,2022年我市将完成40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助力鄉村振興。”市生态環境局工程師朱江霞介紹。(安順日報社大數據智慧全媒體記者 陳婷婷)
來源:安順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