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還有5天,在魔都各個小區,分類投放垃圾已逐漸成為新的生活方式。然而,一定還有人站在垃圾桶前一臉呆萌,搞不清手中垃圾該往哪個垃圾桶投:為什麼濕巾紙是幹垃圾,葡萄幹是濕垃圾?真是糾結!
莫糾結,垃圾分類背後有一定邏輯,且聽周到君到來~
濕巾紙是幹垃圾,餐巾紙是幹垃圾,擤過鼻涕的餐巾紙還是幹垃圾,不是濕垃圾,也不是有害垃圾。
葡萄幹是濕垃圾,曬得再幹的葡萄幹還是濕垃圾。同理,桂圓幹、紅棗、香菇幹、黑木耳……一堆南北幹貨統統都是濕垃圾。
以上這套“濕”的是幹的,“幹”的是濕的垃圾分類,曾經讓多少人糾結啊。
後來,終于搞明白,垃圾分類,不能光看垃圾的名字,不能從字面意思去理解,而要看能不能爛。再仔細一想,不對啊,餐巾紙也能爛啊,一沾水就爛掉了,為什麼不是濕垃圾?
官方說,不能這麼想,目前濕垃圾的末端處置主要是脫水粉碎後堆肥,要想獲得優質的有機肥料,對濕垃圾的品質也有要求,如果濕垃圾中的雜質超過3-5%便不能再利用了。顯然,餐巾紙、濕巾紙等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木質素,碳氫氧占了絕大部分,氮磷鉀等土壤喜歡的元素極少,紙制品摻雜到濕垃圾中,不但不利于微生物對濕垃圾的快速分解,對肥料品質也有影響。
要搞清什麼垃圾扔哪個垃圾桶,先要搞清楚上海的垃圾分類标準,來看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對于四大類生活垃圾的定義:
(一)可回收物,是指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制品、廢金屬、廢織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油漆及其容器等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
(三)濕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藥藥渣等易腐的生物質生活廢棄物;
(四)幹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廢棄物。
看了是不是有點專業?記不住?
官方出了一個簡易版:
可回收物記材質:玻、金、塑、紙、衣;
有害垃圾記口訣:藥(要)油(有)電燈
濕垃圾記原則:易腐爛,易粉碎。(周到君再加三個字:可堆肥)
其餘都是幹垃圾!
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上海四分類标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搞清楚了,你才能成為垃圾桶前最靓的仔!
首先來看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是指有循環利用渠道的廢棄物。綠化市容部門表示,鼓勵市民将廢塑料、廢紙張、廢金屬等可回收物賣給廢品回收企業或個人,如果他們不願意收的,比如玻璃、利樂包裝等,可以投遞到社區兩網融合服務點或者小區可回收物垃圾桶。
在投遞可回收物時,為了讓後期資源再利用渠道更順暢,幫助控制中轉環節可能出現的二次污染,建議市民先做簡單的預處理,比如倒空飲料瓶中的液體。
再來看有害垃圾。
有人說,寶寶用過的紙尿褲為什麼不是有害垃圾?受到污染了呀!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有病毒,而且我是重感冒哦,要扔進有害垃圾桶的呀!舊菜刀還是很鋒利,很危險,為什麼不是有害垃圾?
其實,有害垃圾指的是内含重金屬或者有毒物質,如果不進行妥當處理,容易擴散到空氣、水、土壤中去,對人體、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垃圾。比如含汞制品,水銀溫度計、日常用的節能燈等。
所以,菜刀可以包裹後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紙尿褲扔進幹垃圾桶。
接着,來看濕垃圾。
濕垃圾的末端處置主要是堆肥,上述文字已經講過。這裡值得提出的是,可降解塑料袋的降解條件與濕垃圾的處理條件不一樣,即便是可降解垃圾袋,利用光降解、生物降解等降解方法,可能也要數月,而且是在實驗室環境中,大規模實踐誰都沒有做過。所以,投放濕垃圾,還需要破袋。
最後,是幹垃圾。
幹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是焚燒發電。
所以,不适合焚燒的就不是幹垃圾。比如,濕垃圾,由于含水量高熱值低,會影響焚燒效率。再比如玻璃,若進入焚燒爐,容易軟化附着在爐壁上,為處置系統帶來安全影響。
當你明确手中垃圾不是有害垃圾、不是可回收垃圾、不是濕垃圾時,幹垃圾桶歡迎它。
當發現物品材質較多難以分離時,幹垃圾桶歡迎它。
當可回收物受到了污染,沒法清洗幹淨時,幹垃圾桶歡迎它。
總之,搞不清楚怎麼扔,請暫且扔進幹垃圾桶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