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茶葉,尤其是普洱茶,總是會被冠上樹齡的說法,市場上最火的就是“古樹茶”。
一直有人問,這些的區别,其實細分了以後還不好描述,網上查詢了許多說法,今天就簡單梳理一下關于茶樹在各個階段的叫法和市場上較多的叫法。
古樹,根據我國有關部門規定,凡是生長百年以上的大樹皆為古樹。
古樹茶就是生長了一百年以上茶樹。
一些骨灰級茶友認為隻有三百年以上的茶樹才算古茶樹,其實不是,隻要一百年都可以叫做古樹茶了。
有社會影響、樹種稀有、名貴或者具有曆史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稱作名木。
古樹名木分為國家一級: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
國家二級:樹齡300-499年的古樹
國家三級:樹齡100-299年的古樹
老樹茶:樹齡三十年以上的,少經人為幹預,自然生長的叫做老茶樹
喬木:樹身高大的樹木,有明顯的直立的主幹,且通常高達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稱為喬木。
大樹茶:屬于小喬木,樹身高3-5米,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文環境選擇下來的沒有密植,矮化的野生茶或栽培茶。
生态:是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理,将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人與自然、社會和諧共生的一種綜合農業體系。
生态茶:就是以無公害、綠色、有機為目标的茶,按照無公害茶葉、綠色茶葉、有機茶葉種植、管理、生産的茶葉,按茶農通俗的說法就是不打藥、不施肥、基本不用化學藥劑管理的茶。
台地茶:通常樹齡較短,茶樹品種較新,人工栽培後一直處于很好的水肥、修剪、施藥管理的茶樹。
部分台地茶樹齡超過了三十年,但是由于密植和過多的人工增産幹預,品質不如老樹茶。
總之,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古樹茶突出“古”,年齡古老;老樹茶突出“自然”,年齡大;大樹茶突出“大”,體型大;喬木茶突出“木”,有主幹;生态茶突出“生态”,更環保;台地茶突出“管理”,産量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