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坂坡救幼主
在劉備集團内,趙雲在民間的地位和影響,除了諸葛亮和關羽外,他排第三,被稱為“戰神”或“完美将軍”。這恐怕是《三國演義》的影響,不說别的,隻一個長坂坡救幼主,就讓人驚為天人了。
但可惜,演義終究是演義,在《三國志》中趙雲的地位,尤其是作用,連魏延都趕不上,畢竟魏延在漢中之戰後,成了統領一方的主将。趙雲卻終其一生都未能達到如此高度。
為何早早就跟随劉備,且“帶兵入股”的趙雲,如此不受劉備重用呢?其實,就是因為趙雲幹過三件事。第一件便是在《三國演義》中,讓趙雲封神的長坂坡單騎救主。
長坂坡救幼主,是趙雲此生最大的功勞,但同時也讓劉備對趙雲産生了懷疑。在《三國志》中,曾有這樣的一個細節,當劉備聽聞有人禀報,趙雲投降了曹操後,劉備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用手戟——可投擲的兵器,狠狠擲向那人,道:“胡說!趙雲不會背叛我的!”
别忘了當時趙雲的身份是劉備的衛隊長,也何以說是保镖頭子!參看典韋保護曹操,會很容易發現,趙雲失職了!也許有人會說,劉備被曹操大軍追殺,都亂套了,非常情況下發生的事情,如何算?況且身邊還有張飛。
但保镖是做什麼的?越是非常情況,其作用就越突出和重要。可趙雲卻脫離最應該保護的劉備,雖救回了幼主劉禅和劉備的老婆,但是若是劉備不幸死于亂軍呢?劉禅和甘夫人活着又有什麼用?
且再來參看典韋保護曹操的那一戰,當時曹操身邊也有武将,情況甚至比劉備在長坂坡時都驚險!那時的曹操能指望武将嗎?因為武将的第一個反應,絕對是組織、部署兵力,所以拿張飛做擋箭牌,顯然是強詞奪理。
有了這些概念,再來看劉備用手戟投擲“報告趙雲投降人”的狂躁舉動,裡面是否有劉備惱恨趙雲失職的因素?雖劉備絕對相信趙雲忠于自己的,但再忠于自己,卻沒有盡到職責,你讓劉備如何從容得起來。所以雖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在長坂坡大放異彩,劉備為此還摔了孩子,但同樣存在着趙雲在關鍵時刻的失職行為。
(二)截江救阿鬥
此事發生在劉備從東吳娶回來了孫夫人後,當時随孫夫人一起“嫁過來”的,還有許多伺候孫夫人的娘家人。可這些娘家人卻是“縱橫不法”,即,無法無天的同時,估計還有間諜的作用。讓劉備很頭大,所以用趙雲掌管自己内室,整頓自己家務。這個職位大緻是“警衛團的團長”。
随後便發生了孫權派船來接孫夫人回東吳,而孫夫人卻要抱着幼主劉禅上船要一起走——注意這裡,截江救阿鬥的地點,是發生在東吳派來的大船上!
身為掌管内務的趙雲,為何沒在劉備家裡,哪怕是路上截住孫夫人鬥呢?顯然隻要不是在船上,趙雲是完全能掌控的,也就根本不需要張飛前來!所以截江救阿鬥的功勞,其實全是人家張飛的。
無論何種原因,都不能排除趙雲再次失職的嫌疑,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若不是張飛前來,後果是不堪設想。所以無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言明了,有張飛!且在《三國演義》中,還将張飛的霸氣和趙雲的無助,狠狠對比了一把!這是在誇趙雲,還是在贊張飛?
趙雲的這次失職,雖未見劉備有隻言片語。但你若是劉備你會怎麼想趙雲?怎麼看待趙雲——第一次是長坂坡時,舍本求末把我給扔下,救我兒子回來。這次要不是張飛幫忙,又差點又把我兒子送給東吳。如此兩遭後,你若是劉備你會不會重用趙雲呢?
若說趙雲由于兩次失職,讓劉備大失所望,不受重用的話,那麼第三次勸阻劉備不要伐東吳,則徹底激怒了劉備,被打入“冷宮”。
(三)勸阻劉備伐吳
這就是劉備伐吳時!雖在《三國演義》中是一片阻止聲。但在《三國志》有記錄的阻止聲音,卻僅僅發自趙雲之口!諸葛亮隻是搬出死去的法正,來了一句“若法正還活着就好了,隻有他能勸阻”然後就沒然後了。而黃權甚至可視為是支持的,提出“我當先鋒”的建議。
隻有趙雲如此說道:“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我們應該先幹掉曹操,那時東吳即自動投降了,如今雖然曹操死了,但曹丕卻篡漢,我們應當萬衆一心,先圖關中……”
也許記錄趙雲的反對聲音,是表示趙雲代表了其他人,但無論怎麼解釋,都排除不掉,趙雲的聲音最大,反對最堅決,不然不會隻記錄趙雲。當時劉備的反應是“不采納”。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大怒!劉備伐吳,是鐵了心要做的,連諸葛亮都不敢過分阻攔,趙雲卻執意阻攔,自然會讓劉備大怒,因為這等于是幹擾了“既定方針”,上綱上線些就是“大軍未動,嗎卻先來動搖軍心”,這是死罪的!
從此趙雲被徹底打入了“冷宮”,哪怕劉備伐吳失敗,臨死前的人事安排上,也沒有趙雲什麼事,隻叮囑他好好輔佐劉禅。反是把李嚴提拔到“統内外軍事”,相當于總司令的角色。趙雲僅是劉禅即位後,才由劉備時期的雜号将軍,提拔為中護軍,接着是鎮南将軍等……
所以說,趙雲幹的這三件事,雖在《三國演義》中,都被寫成了趙雲的傳奇功勞,但實則卻是一件比一件讓劉備失望,使趙雲不受劉備重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