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全球6G峰會在芬蘭舉行,《6G無線智能泛在關鍵驅動與研究挑戰》白皮書終于面世,卻引發了大家的熱議。5g還沒有正式面世,現在研究6G還為時過早嗎?為什麼要學6G?6G網絡的概念是什麼?6G将給我們帶來什麼?
《6G無線智能泛在關鍵驅動與研究挑戰》白皮書初步回答了6G如何改變公衆生活的技術特征、需要解決哪些技術難題等問題。
6G是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也是5g的延伸,主要推動物聯網的發展。理論上,6G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TB/s,預計2020年開始研發,2030年正式投入商用。
與前幾代從1g到5g的移動通信技術類似,6G的大部分性能指标将是5g的10到100倍。白皮本書給出了測量6G技術的幾個關鍵指标:峰值傳輸速度達100gbps-1tbps,而5g隻有10Gbps;室内定位精度為10cm,并且室外定位精度為太赫茲米,是5g的10倍;通信延時為太赫茲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另外,6G将采用太赫茲頻段通信,網絡容量将大大提高。
在覆蓋方面,6G無線網絡不再局限于地面,将實現地面、衛星和機載網絡的無縫連接。在定位精度方面,傳統的gps和蜂窩式多點定位精度有限,難以實現室内物體的精确部署,6G足以實現物聯網設備的高精度定位。同時,6G将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智能傳感、智能定位、智能資源分配、智能接口切換等深度融合,大大提高智能的程度
6G的高性能非常吸引人,但仍有許多技術問題有待解決。第一個挑戰是克服不成熟的太赫茲通信技術,實現理想的通信速率;也就是說,6G的研究就是要按照6G标準解決數據采集和消耗方面的技術問題。
與4G和3G技術相比,5g技術被視為颠覆性的變革。為什麼要學6G?那麼6G要解決什麼問題?楊震認為5g為物聯網的實現提供了可能,那麼6G應該解決哪些問題,6G比5g有哪些優勢呢?項立剛說,6G不僅是一種提速或隻是一種傳輸功能,而且不是一種傳統的通信。
項立剛認為,人類有可能在技術層面突破頻譜通信技術的局限,同時有望實現智能互聯。在此基礎上,一方面人們對6G有期望,希望它能使通信技術更快、更高效;另一方面,他也認為6G可能會對人們的世界觀和世界轉型産生影響。中國、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國已開展6G研究工作。
5g還沒有正式面世,現在研究6G還為時過早嗎?從5g就可以看出。為什麼要研究6G?6G将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6G相關研究進展到什麼階段?6G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在6G時代,也許我們可以在不影響飛行安全的情況下在飛機上上網。海上航行時,船上工作人員無需擔心與陸地失去聯系,6G可保證實時通訊。支持網絡的核心技術是6G。6G将緻力于建設集地面通信、衛星通信和海洋通信于一體的全連接通信世界。未來沙漠、海洋無人區等現有移動通信中的“盲區”有望實現信号覆蓋。
目前,對6G的定義衆說紛纭,6G的具體應用方向尚處于探索階段。朱洪波有專家認為未來6G将用于空間通信,智能交互、觸覺互聯網、情感和觸覺通信、多感官混合現實、機器之間的合作,全自動交通和其他場景
早在9月28日,華為第一家全球旗艦店在深圳開業之際,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餘承東就在現場告訴記者,6G的研發估計還需要10年時間。目前,該公司還在進行技術研究和标準研究,尚不處于商業階段。
從曆史上看,移動通信每十年左右就會更新一次。現在我們已經進入5g時代,預計2030年左右會出現6G。6G視覺是:無處不在的無線智能。6G驅動器從哪裡來?6G不同于5g,6G驅動力來源商業需求和社會需求。與5g相比,6G更具包容性和可擴展性,因此6G不僅面向傳統運營商,還将在運營商之外産生新的生态系統
在6G時代,随着高分辨率成像、傳感、可穿戴顯示、移動機器人、無人機、處理器和無線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遠程全息将成為現實。
遠程全息不僅限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它還将廣泛應用于遠程教育、協同設計、遠程醫療、遠程辦公、遠程培訓等領域,它是未來社會重要的生産力工具。
擁抱未來,擁抱科技,才是出路。盡管6G還在定義中,但是未來可期,夢想還是需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請分享給身邊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