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培養教導之意。《說文解字》中對“教育”的解釋是:“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教”就是言傳身教,有上才有行,才有參考,這代表的是一種生命文化的傳承,所以‘教’是傳承。“育”幫助孩子讓他們向善。這更體現出育的目的性。教育本身也是一個動詞,它的含義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的。所以在不同的時期教育本身的含義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對教育也有不同視角的解讀。今天小編帶你重溫我們在2012年第3期的一篇卷首《教育即生長》。
教育的本義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的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
依據于此,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領會,而不是灌輸技藝。
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麼,教育的使命就應該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什麼是最好的環境?第一是自由時間,第二是好的老師。
西塞羅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适應現實。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應現實為目标塑造學生。人在社會上生活,當然有适應現實的必要,但這不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說,學習不是為了适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孔子也主張,學習是“為己”而非“為人”的事情。古往今來的哲人都強調,學習是為了發展個人内在的精神能力,從而在外部現實面前獲得自由。正是憑借這種内在自由,這種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些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對于改變人類社會的現實才發生了偉大的作用。教育就應該為促進内在自由、産生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創造條件。如果隻是适應現實,要教育做什麼!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周國平
任何人的成長都是一生的事。所謂“恍然大悟”,從來就沒有在兒童身上發生過。兒童改正不了自己的錯誤,兒童不斷重犯同樣的錯誤,這些也許都不是兒童的錯,或者可以說兒童隻能這樣犯錯。
教育需要的是持久地關注、耐心地等待,需要的是潛滋暗長、潛移默化,“立竿見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秉持這樣的信念:把自己的孩子作為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生加以培養。這就是我們對自己、對家庭承擔的最大的責任,同時也是對社會做出的最基本的貢獻。
——“生命化教育”倡導者 張文質
有你想看的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