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促進民族團結的知識要點

促進民族團結的知識要點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4 17:03:11

民族團結

強調“加強民族團結,基礎在于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促進民族團結的知識要點(民族團結小知識)1

各民族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生動體現,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保證。你對世界民族了解多少??對中華民族了解多少?對民族團結了解多少?如果不是很了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民族團結知識

促進民族團結的知識要點(民族團結小知識)2

1.什麼是民族

民族是一個曆史範疇,有它自己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民族是指人們在曆史上形成的一種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這四個特點是民族形成和發展不可缺少的特征。

2.民族之最

亞洲的民族總數在1000個以上 ,大約占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 ,是民族最多的一個洲;南非科伊桑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他們已經存在了超過10萬年;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是尼日利亞,共有250個;世界上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緬甸的布島族,全世界僅存有約200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其人口超過10億。

3.我國民族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每一個民族都是這個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員。我國的少數民族,第一是人數多,加起來有一億多人口;第二是居住地域廣,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加起來占國土總面積的64%,我國兩萬多公裡陸地邊境線絕大部分位于少數民族聚居區;第三是混居程度高,一個民族常常散布于許多地方,一個地方常常生活着若幹民族。在中國,保持國家的統一,維護領土的完整,實現人民的團結,都離不開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促進民族團結的知識要點(民族團結小知識)3

4.我國的民族概況

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的曆史和文化,但各民族發展不平衡,所以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仍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各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本格局,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彜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别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和基諾族。

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超過1800萬,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 3000人;在中國人口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回族,全國 2000多個市縣幾乎都有回族分布;山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數最小的一個省,少數民族人口不到 10萬人;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雲南省,全國 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 52個,其中人口在 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25個。

促進民族團結的知識要點(民族團結小知識)4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内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在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确道路、維護各民族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重大問題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黨的民族理論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民族團結

指出:“我們講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科學把握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彙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曆史。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内生動力。先秦時期,我國就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格局。秦朝開創大一統局面,開啟了中原地區以“書同文、車同軌”為象征的國家統一進程,展開了“五方之民”及其後裔連續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畫卷。這就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根深葉茂的原因所在。

我國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強侵略的危難中沒有四分五裂,一個重要基礎就在于曆史賦予中華民族共同體團結統一的内生動力。各民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維護、激發和加強各民族團結統一的内生動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産,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豐厚遺産,集中體現為曆史上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疆域、共同書寫了中國的曆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精神;巨大優勢,集中體現為中國共産黨領導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同心共築中國夢。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維護、建設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要素和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寫照。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覺認同。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認同。中華文化集中國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各民族文化是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礎。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号和中華民族形象,有利于增強各族群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各民族文化在融入和推進中華文化建設中實現升華,既是各民族文化得以保護傳承、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實基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