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的順序
詞語在句中的先後順序叫詞序。詞序是漢語語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幾千年來,漢語的詞序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文言和現代漢語的詞序大體上是一緻的現在說“老師說”,古代說“陳勝曰”,它們都是按照“主語——謂語”這種詞序造句的;現在說“我們抗擊侵略”,古代說“齊師伐我”,它們都是按照“主語——動詞謂語——賓語”這種詞序造句的;現在說“人民的好戰士”,古代說“趙之良将”,它們都是按照“定語——中心詞”這種詞序造句的。當然,詞序也在逐漸地發生變化,古今漢語的詞序也不是完全一緻的。
(四)數量詞的位置
數量詞在句中的位置,古今有時是相同的,有時是不同的。例如:現在說“三個人、五本書”,古代說“三馬、二山”一一數量詞都是放在名詞前邊,作名詞
的定語,這是相同的。古今詞序不同的有兩點:
1.表示物量:現代漢語一般是把數量詞放在名詞前邊,古代卻經常是把數詞放在名詞後邊,而且不用物量詞。如
1.吏二縛一人詣王。(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兩個小官吏綁着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原文“二”在名詞“吏”後,譯文“兩個”在名詞“官吏”前。
2.通計一舟,為人五。(魏學洢:《核舟記》)
——總計整個核舟,共刻了五個人。原文“五”在名詞“人”後,譯文“五個”在名詞“人”前。
2.表示動量:現代是把數量詞放在動詞後邊,作動詞的補語,如“進行一次、跑了一趟”——“一次”是“進行”的補語,“一趟”是“跑”的補語;古代卻通常是把數詞(不用動量詞)直接放在動詞前邊,作動詞的狀語。翻譯時應按現代漢語的詞序,變狀語為補并且加上動量詞。如:
3.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拒)之。(《墨子·公輸》)
——公輸盤一連使用了九次機巧多變的攻城方法,墨子抵擋了他九次。原文“九”在動詞“設、距”之前,譯文“九次”在動詞“使用、抵擋”之後。
4.前虞跋胡,後恐疐尾,三納之而未克。(馬中錫:《中山狼傳》)
——往前裝怕壓在垂肉,往後裝又怕壓着尾巴,裝了三次也沒弄好。原文“三”在動詞“納”前,譯文“三次”在動詞“裝”後。
未完待續……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曆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每天留半個小時來閱讀,給自己充個電。關注本号,百萬讀者和你一起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本号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台,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網絡爽文小說!我們也不提倡聽書,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隻靠“聽”,能懂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