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子理學的核心思想

孟子理學的核心思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02:21:19

孟子是我國古代繼孔子之後出現的又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儒家學派的第二号人物。後人尊稱孟子為“亞聖”。他的思想及其學說,繼承并發展了儒學之道,構成了完整的孔孟思想體系,對其後兩千年的中國文化産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世界文化遺産中也享有很高的盛譽。孟子和孔子一樣,其名永不衰落。孟子名轲,字子輿,戰國鄒人,約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孟子出身于沒落的奴隸主貴族家庭,是魯國孟孫氏之後。

孟子理學的核心思想(亞聖孟子其思想及其學說)1

孟子提出的“民貴君輕”的古代民主思想,出現在醞釀中央集權封建專制主義國家的戰國時代,閃射出社會進步、文明發展的光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産。孟子對社會分成“勞心”、“勞力”兩部分人,反映了客觀真實性。孟子由于他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洞察力,肯定了當時社會由統治者、被統治者或剝削者、被剝削者,或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部分人組成。孟子說:“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孟子理學的核心思想(亞聖孟子其思想及其學說)2

人類自跨入文明時代的門檻之後,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社會人口都毫無例外地分成“或勞心、或勞力”兩大部分,而且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孟子的這種劃分,把曆史上的客觀存在的事實道了出來。孟子主張仁政要從使百姓“養生喪死無憾”做起,讓人民有起碼的生存條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孟子曾為使民休養生息,讓人民終身飽,贍父母,養妻子,免于死亡而周遊列國,為此奔走呼号。孟子同情人民疾苦,敢于替民請命。

孟子理學的核心思想(亞聖孟子其思想及其學說)3

但孟子受曆史所限,其思想也有其保守性:

孟子強調複古,懷戀古制,是一個眼光向後看的保守的政治家。從先秦中國曆史的比較長遠的背景來考察,孟子的政治主張比孔子還要保守、落後。孔子隻希望重建文武周公的盛世,孟子卻想建堯舜之道的社會。他的這一政治主張是要把社會從進步時代拉到原始狀态去。孟子的仁改學說的政治目标是行堯舜之道。堯舜之道,按照孟子的解釋,就是“孝梯而己矣”。孝悌的實質是親親。孟子把親親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事親,事之本也”。

孟子理學的核心思想(亞聖孟子其思想及其學說)4

親情被孟子強調為仁義之實和一切大事的根本。很明顯,孟子施仁政的目的是回到實行堯舜之道的理想社會,“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和“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的先驗論,反映了孟子在社會曆史觀上圈于唯心論而不能自拔,是典型的英雄創造曆史的唯心史觀。從他這一理論上看,孟子是一個持唯心史觀的思想家,他同所有的古代思想家一樣,都受曆史和時代的限制。

孟子理學的核心思想(亞聖孟子其思想及其學說)5

孟子治國的三件大事,反映了他的治國主張,但比起先秦其他治國主張還有倒退之處。孟子講仁義,倡仁政,主張與民休養思想,對治國舉出了三件大事:一是信仁賢;二是尚禮義;三是有政事。據史學家評判:孟子認為重要的,兒乎都講了,唯獨不曾強調刑法。先秦的儒家或法家,都強調德、禮治國,絕無否定刑罰。在這裡孟子講的三件大事,并非疏忽刑罰,而是與他的仁政學說和親親的主張是一緻的。因此,這在治國方略上,比起其他學說來說是一個倒退。

孟子理學的核心思想(亞聖孟子其思想及其學說)6

孟子84歲辭世,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孟子》。它既是孟子一生的思想、言論、行為的總結概括,也是他與弟子共同完成的紀實史錄,是儒家的又一部經典宏著。為後人研究孔子也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依據。它對後世的影響和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孟子不愧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幾千年來,隻有孟子與孔子相提并論,有“孔孟”之說,曆史上還沒有第二個人能享受其殊榮。盡管他的思想是複雜的,但在思想中所飽含的唯物、唯實的傾向和民主的思想精華,為後人所銘記。孟子一生不為名祿官爵所動,矢志不渝地宣揚自己的思想,上至君主,下至平民,為世人永遠稱道。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