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談談對教育的本質的認識

談談對教育的本質的認識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4 01:09:35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是用來改造或者塑造人的,向着主流的價值觀以及社會的需求,去培養人的一種社會行為。品德德行、知識技能都是需要傳承的,社會的發展、生産力的提高,教育是串聯這些環節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接下來隻從中國的角度讨論一下教育的本質。

對整個民族的教育

遠古的神話,其本質與教育有什麼不同嗎?應該是沒有的,神話就是我們最原始的教材。想想看“誇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對整個華夏民族的教育,教育了一整個民族不屈服、敢改造、與大自然等巨大不可抗力作鬥争,或許正是這種教育使得整個民族有足夠的凝聚力,能夠使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傳承文明,以至于留下了唯一文明古國,這些文化的認同感不滅,華夏不滅!!中國夢,中國的偉大複興更是不能少了這些基因,中國人的氣味和自信。誰說中國人沒信仰,中國人信仰的就是自己的文化,自強不息!

談談對教育的本質的認識(4個維度理解教育的本質)1

從宏觀來講,對社會、國家、民族的教育,在這一方面中國是世界的模範。教育的本質及意義就是要塑造一群人。

對個體的教育

從宏觀上說完,自然要說個體,當然個體的教育與民族的教育是割離不開的,社會或民族都是由個體組成的。既然教育是一種社會行為,那就具有社會屬性。比如二千年的封建中國,接受教育不是人人都有機會的,而統治階級對其子弟的教育更是有着其目的性的,為更好的鞏固其階級利益。

仁義禮智信就是是教育,可以給人一些為人處事的準則或道德标準,約束人的行為,以期望社會能夠安定和諧。不難看出,古代中國更注重的都是對人心的教育。我們對個體的教育要求就是有着高尚的情操。或許這兩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能指明對個人和對社會教育關系。

談談對教育的本質的認識(4個維度理解教育的本質)2

當然了,讀書人的理想觀念不盡相同,除了出身貴族的子弟接受教育是為日後的發展,曆史上平民也曾有過“學而優則仕”的機會,總之,不接受教育是不能向“上”的。

這裡說過題外話。因為中國注重指向内心的世界,我個人感覺這也是科學不能從中國興起延續的一個重要原因,直到現在那些“拘泥”于心靈雞湯的網絡圖文、視頻能大行其道,好像中國人更熱衷情感的體悟。

出世的教育

前面講的對民族、對個體的教育是社會主流的教育。而佛、道本質上講也是教育,都是規範人的行為的。如果說仁義禮智信是用來使社會安定有序的,是處世的,那佛和道就是出世的教育,雖然系統接受這種教育的人要少的多,但對主流教育的影響以及影響的人群都是不容小觑的。尤其導人向善的部分與主流的教育是不矛盾的,不論如何都是在改造人。

中國人對科學的态度

中國的傳統教育主要都是針對人的體悟,中國人對科學的态度(包括數學),追求的是實用性,對創造性的支持和關注是不夠的。比如我國的工匠持續使用了墨鬥等工具近千年。直到晚清的洋務運動之前,科學技術都被蔑視為“奇技淫巧”,堅船利炮都打到家門口了,還嘴硬的顧着自己可憐的自尊心。我們中國人吃這虧,可是吃的“飽飽”的了啊。

談談對教育的本質的認識(4個維度理解教育的本質)3

目前為止,我們沒人懷疑作為第一生産力的科技的重要性。我們現代的教育的任務也好像比之前要多了,我們的學校要為社會培養社會需要的各種人才,而政治、經濟、數學、物理等等學科也是前所未有,未變的就是教育在使每個個體在社會上找到合适的位置,使得自己更适合或更利于社會的整體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