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支付牌照續展結果出爐!6月26日,央行官網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公示信息(2022年6月第四批)。從續展結果來看,79家參與續展的機構中,52家支付機構完成續展工作,8家支付機構中止續展,19家支付機構牌照被注銷。
在本次“參考”的機構中,福建國通星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滴滴支付技術有限公司、南京蘇甯易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順利通過大考。而宣告出局的機構中,除了多家預付卡機構外,還有罰單大戶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商銀信支付”)、首次因審核材料問題被摘牌的彙通寶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彙通寶支付”)。
52家機構過關
支付牌照有效期的最後一日,央行公布了續展情況。6月26日,央行官網公布了第四批第三方支付機構牌照續展的結果,這也是相關機構第二次參加“大考”。
據了解,央行發布第四批支付牌照時,共計95家機構參與其中,是數量最多的一批支付牌照。近十年的洗牌下,僅79家進入第二輪續展。
79家“參考”機構中,隻有61家機構主動遞交了續展申請。其中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上海程付通支付有限公司、深圳市美的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網易寶有限公司等52家機構通過續展考核,将牌照有效期“刷新”至2027年6月。
根據央行披露的信息,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52家獲續展的機構中,涉及到多個業務許可類型。其中,20家機構覆蓋互聯網支付業務,8家覆蓋銀行卡收單業務,31家持有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許可牌照,還有3家機構可參與移動電話支付業務。
在本次續展結果發布前,市場有傳言稱将有線下收單機構出現較大變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52家獲續展的機構均未出現業務許可變更的情況。另一方面,按照本次續展結果統計,包括52家獲續展的機構在内,市面上剩餘牌照數量為203張。
“按照此前牌照續展經驗,支付機構正常運營的前提下,即便過往有處罰記錄出現,隻要按照央行要求完成合規整改,通常都能通過續展。此次續牌仍然可以看出,支付市場仍在央行指導下平穩運行。”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指出,按照監管要求,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為五年,到期繼續開展業務需要申請牌照續展。從通過率來看,61家申請,52家通過續展,通過率約為85%,與第三批牌照續展基本一緻。
8家機構中止續展
除了52家過關的續展機構外,還有8家支付機構中止續展。
具體來看,因存在《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央行決定中止對彙潮支付有限公司、上海瀚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銀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視通”)、嘉聯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聯支付”)、九派天下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派支付”)、中鋼銀通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江西繳費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雲南本元支付管理有限公司《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申請的審查。
而“第二十四條規定”中提到,央行及其分支機構在審查過程中出現申請人涉嫌違法違規被調查且尚未結案等、申請人被依法采取限制業務活動等尚未解除的、申請人正在被央行或者其他行政機關接管的等多種情況,可以作出中止審查的決定。
在2021年12月央行披露的第三批牌照續展結果中,就有6家機構被中止審查,至今未傳出續展的新動向。不過,多位支付行業從業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牌照中止續展期間,不影響支付機構展業。
8家中止續展的機構中,涉及到6張互聯網支付牌照。此外,銀視通持有國内為數不多的數字電視支付牌照,公司旗下也僅有這一張牌照;嘉聯支付業務許可為全國範圍内的銀行卡收單業務;業務覆蓋範圍最廣的九派支付,可開展互聯網支付(全國)、移動電話支付(全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湖南省、北京市、上海市)。
針對牌照續展中止的原因和後續規劃,北京商報記者也向嘉聯支付、九派支付等多家機構進行了了解。其中,九派支付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九派支付已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預案,确保在中止審查期間支付業務穩定運行,客戶備付金的流動性和安全性不受影響,客戶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一切經營服務活動正常開展。公司将盡快再次提出《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的申請。
19家機構出局
在本次提交了牌照續展申請中,還有1家機構被央行做出了“不予受理續展申請”決定。
央行官網信息顯示,因存在《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情形,央行決定不予受理彙通寶支付《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申請,不再續展其《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
“第十七條規定”指出,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存在申請事項不屬于央行職權範圍的,補正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補正後仍存在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央行可以不予受理并退回已經收到的全部申請材料。
王蓬博表示,這也是業内首次主要因“未如實提交有關材料和反映真實情況”被摘牌的機構。
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彙通寶支付2020年以來多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6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聯系彙通寶支付了解具體情況,未獲得對方回複。
剩餘注銷牌照的機構中,上海億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商業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樂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瑞得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商銀信支付、北京市銀博盛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銀信聯(北京)支付有限公司、北京廣聚福支付有限公司、國旅(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西支付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未提交《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續展申請,不再續展。
而上海新華傳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山東城聯一卡通支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商連商用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陝西郵政西郵寄電子支付有限責任公司、廈門象嶼支付有限公司、昆明卡互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市明生商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浙江銀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内已主動退出。
19家出局的機構中,包括多家預付卡機構,也出現了“罰單大戶”商銀信的身影。2020年4月,商銀信因擅自中止支付業務、挪用備付金、變相出借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資質、為非法集資平台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等16種違法行為,被央行罰沒合計約1.16億元。當前,商銀信官網已經無法使用,客服電話也無法接通。
“總體來看,因為業務實力和合規性等差異,第四批續展情況不如之前,特别是主動放棄申請或不予受理的支付機構達到了近四分之一。”于百程指出,除了未提交續展申請主動退出的之外,支付牌照未能通過續展,主要是因為機構自身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存續期未實質開展過支付業務、長期連續停止開展支付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隐患等,不符合續展條件不予續展。
王蓬博表示,本輪續展中,退出市場的主力仍然是預付卡機構,支付市場運行仍然十分平穩。一直以來,央行堅持強化監管與規範發展并重,持續優化支付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預計下一步,央行将繼續推動支付市場健康發展,合規依然是支付機構發展的重要基石。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