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原名倪亦舒,香港作家,五歲時到香港定居,中學時開始寫作生涯。自幼記憶力驚人,讀書頗有天賦卻不大用功,為答不出老師提問而被罰站,背下全部課文,從此養成閱讀的習慣,十二歲就開始讀魯迅作品酷愛文藝,崇拜哥哥倪匡、金庸、古龍等小說家,并深受她們的影響。
1963年出版個人首部小說集,畢業後曾任職《明報》記者、電影雜志編輯、酒店主管、公關主任、政府新聞官、電視台編劇。除小說外,她還撰寫散文和人物訪問稿等,也以筆名“衣莎貝”在《明報周刊》撰寫專欄。
亦舒共九部作品翻拍成電影,《玉梨魂》、《流金歲月》、《胭脂》、《珍珠》《星之碎片》《獨身女人》、《一個複雜的故事》等。而2017年,改編自亦舒的小說《我的前半生》的同名電視劇更是火遍了全中國。
三段婚姻,終獲幸福
17歲那年,亦舒遇到有才但落魄的畫家蔡浩泉,視愛情為信仰的她主動出擊倒追,更用自殺來威脅發對的父母,在保守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她未婚先孕,生有一子名蔡邊村,然而這段婚姻隻維持了三年就宣告破裂,兒子蔡邊村留給男方,斷了聯系。
當紅明星邵氏男演員嶽華。當時嶽華的戀人是女星鄭佩佩,亦舒橫刀奪愛,成功上位。隻是這段感情也沒能長久。她妒意重,隻是看到嶽華和鄭佩佩的花邊新聞,竟把他的西裝剪爛,在他床上胸口的位置插了把刀。最終以她将當時已婚的鄭佩佩寫給嶽華的一封信刊登在報紙上而告終。
“不喜歡延遲快樂,故新衣要立刻穿,禮物要馬上拆,脾氣要即時發作。”毫無疑問,她就是自己筆下的“亦舒女郎”。年輕時的亦舒的愛情激烈而“用力”。
年紀漸長後的亦舒慢慢變得平和下來,年近40的亦舒因為相親而認識了一個港大教授,兩人結合,更是通過人工受孕 方式生了個女兒,一家移民加拿大,過起了與世無争的平淡生活。
女性怎樣才能為自己活?
她所推崇的女性意識,好不誇張的說,影響了半個世紀的城市女人。女性怎樣才能為自己活,怎樣才能活得盡興?每部作品裡的亦舒女郎都體現了她個人的價值觀。女性要自尊自愛,堅強獨立,活得潇灑,敢愛敢恨,勇敢率真。
不主張做家庭主婦,現代女性必須有事業。感情要拿得起放得下,“自愛者人恒愛之”。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不會向任何人祈求時間、金錢及憐憫。。。。。。她是這麼寫的,也是這麼做得。
《圓舞》
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因她沒有自卑感。
《喜寶》
要有很多很多的愛,沒有愛,要有很多很多的錢,以上兩者都沒有,有着健康,也是好的。
生活不過是幻象,一切都并不值得”,但我們不要做聽天由命的人,即使兜了一個大圈子回來原處,但花過力氣,我死得眼閉。
《人淡如菊》
“他愛他的家庭,因為他是男人,他愛我,也因為他是一個男人。如果我得到他,這世界上我什麼也不要了。”一切事情過去了,回頭看,就不算一回事。
《幸運星》
一個人靠的是自己,尤其是女子,稍一閃失,就堕入深淵,永世不能翻身。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可以用數十個中國字速記:結婚生子,遭夫遺棄,然後苦苦掙紮為生。
我們失去一些,也會得到一些,上帝是公平的。
即使幾十年過去了,一代人讀過亦舒,而又有一代人正在讀亦舒。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忙着和這個世界和解,忙着适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有時也許會迷失了自己,忘記了原來自己也可以很強大。
正如亦舒說的那樣:“無論如何,一個人借故堕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人愛,越要愛自己”。
所以,女人啊,一定要自愛,愛自己多一些,才能更好的擁有愛他人和被愛的能力,生活縱使有千般波折,要相信陽光總會在第二天到來,而你值得擁有那份明媚和溫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