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也是個茶文化很濃的國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客廳擺上泡茶的工具,專門用來招待客人。而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在酒桌上之外,更多的是在茶桌上。不過關于喝茶,我們有很多的講究,比如“茶七飯八”。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當你給别人倒茶的時候一定不能倒得太滿,茶水要控制在茶杯的七分左右,而給别人盛飯的話也要注意分量,差不多控制在碗中八分的量,說白了這就是對客人的一種禮儀和尊重。
那為什麼有“茶七飯八”的講究呢?這是因為茶倒到七分滿,剩下的三分是為了留給客人握杯用的,若是倒得太滿則不方便客人喝茶,甚至滾燙的茶水還會傷到客人的手。而飯要盛到八分滿一方面是顯示出主人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是可以避免客人吃不完的尴尬。
除了上面說到的倒茶的量之外,大家有沒有發現當你為别人倒茶時,對方會用食指敲三下桌子。其實這也是一種喝茶的禮儀,通過敲手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倒茶者的感謝,也是一種彼此互為尊重的方式。
而這個禮儀起源于乾隆時期,清高宗有一年到廣州遊玩,在玩累的時候找了一間茶館休息,當時他讓身邊的一個侍衛給自己倒茶。大家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讓你幫忙做一件事,那就是皇恩浩蕩,這個侍衛激動得不得了。
若是在宮裡的話,那是一定要行大禮向皇帝表示感謝的,不過由于當時是微服出宮,不能暴露皇帝的身份,于是這個侍衛想出了一個感謝的方式,那就是在将自己的食指與自己的中指彎曲磕到桌子上用來表示下跪,再輕輕敲一下桌面,替代磕頭,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謝茶禮。
不過長輩和晚輩的謝茶禮是不同的,若用茶之人是長輩的話,那麼隻需要用食指在桌上敲擊兩下即可,若用茶之人是晚輩的話,則要用自己的食指和中指同時在桌面輕輕的敲兩下表示感謝。
另外倒茶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正常都是先倒給長輩,再給晚輩,最後才輪到自己,一個小小的倒茶動作盡顯中國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所以說生活中處處都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不要小看這敲三下的倒茶禮儀,它也是我國茶道中的一個重要内容,作為晚輩,我們要将老祖宗們留下來的這些傳統美德繼續傳承下去。
不過現在很多年輕人改變了這個動作,對于倒茶者他們都是采用點頭或者用言語表示感謝的方式,隻要能夠讓對方覺得自己受到尊重,覺得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那采用什麼方式也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