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把燒烤、炸雞都戒了,怎麼血壓還上升?”
“我現在真的都快成素食動物了,血壓還是老樣子”
“一直在吃藥,怎麼血壓還降不下來?”
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先停下,看看這篇文章就懂了!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現狀藍皮書2018版》的調查,全國年平均新增高血壓患者将近1000萬人。
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7.9%約2.7億人,平均每四個成年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壓。
農村高血壓患病率(28.8%)高于城市(26.9%),男性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女性。
但是,你知道嗎?
血壓高的人,往往會被要求少吃鹽。
可是有的人每天按時吃降壓藥,飲食清淡,這樣做幾個月下來,血壓卻控制得不盡如人意。
問題可能在于,他們忽視了另一種白色晶體——糖。
為什麼高血壓不僅要少吃鹽,還得少吃糖呢?
都知道高血壓要少吃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飲食要低鹽少糖的問題。
首先,鹽到底是什麼?
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
氯化鈉進入我們的機體後會分解成鈉和氯離子:鈉離子可以維持細胞滲透壓,在細胞内外保持一定的平衡;氯離子在體内參與胃酸的生成,可以調節人體的酸堿平衡。
所以,食鹽(氯化鈉)對于人體生命活動的維持是極為重要的。
那麼,這麼重要的鹽,為什麼高血壓病人要少吃?
鹽多→水多→壓力大
當鹽多了:攝入食鹽過多時,進入體内的鈉離子也因此增多,過多的鈉離子在體内潴留。
水也多了:細胞外的鈉離子增多時,為維持滲透壓平衡,會攝入更多的水分于血液中,導緻血容量增多,引起血壓升高;
血壓升高:另外,細胞内鈉離子增多會出現細胞内水腫,如果是小動脈壁平滑肌細胞水腫會導緻動脈管腔狹窄,加大外周阻力,使血壓升高等等。
所以,高血壓病人食用過多食鹽會有“相反”的效果,因此常常被要求低鹽飲食。
對于高血壓患者,低鹽飲食應該吃多少鹽呢?
在《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中,專家給出建議: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6g食鹽≈啤酒瓶1瓶蓋的量。
其次,糖又是什麼呢?
遊離糖,高血壓的幕後推手。
遊離糖是WHO提出的定義,指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在中國,它更常用的名字是“添加糖”。
顧名思義,添加糖(遊離糖)就是制造食品時添加進去的白砂糖、紅糖、冰糖、果葡糖漿等等,天然存在在蜂蜜、果汁中的糖分葉酸。
與米飯、面條裡含有的澱粉不同,遊離糖裡的果糖成分,尤其是果葡糖漿,是升高血壓的主謀。
一方面,高血糖可以直接損傷血管内皮細胞及其功能,為了降低血糖,機體釋放過多的胰島素也同時破壞血管、刺激血管收縮,從而升高血壓。
另一方面,糖進入身體後,還可引起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等疾病,常常誘發或加重高血壓,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
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尤其注意減少糖的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的遊離糖不超過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
普通的不鏽鋼勺一平勺是 5 克,那 25 克大約就是 5 勺的樣子。
減少糖分攝入,并不是隻要不吃糖和甜食就可以了。
各種遊離糖,尤其是果葡糖漿,已在食品行業廣泛應用,它們隐藏在各種飲料、面包、餅幹、糖果、冰激淩之中,也潛伏在各種家常菜品比如紅燒肉、番茄炒蛋、涼拌菜裡。
如果高血壓患者對此類食物毫無節制,控制好血壓可能并非易事。
對于加工食品,在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裡,通常能找到食物的含糖量。
比如一瓶 500 毫升的可樂,就含有 52.5 克糖,其實已經遠遠超出了建議的攝入範圍。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養成查看食物營養成分表的習慣。
在吃之前,認真閱讀食品标簽上「碳水化合物含量」一項,這樣,才能對自己吃進去的糖總量有所了解。
常見食物中的糖含量
最後,降血壓還要做到2點
1、限糖還得控鹽
是不是限了糖,鹽就可以放肆點?
答案當然是不可以。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食用鹽的日食用量依然要控制在6克以内,才能幫助血壓下降。
不過,鹽少了,微量元素不能少,一定量的鉀和鈣能夠促進體内鈉的排洩。因此,不妨購買含鉀量偏高、含鈉量偏低的低鈉鹽。
2、規律運動,控制血壓
每周5~7次半小時左右的運動,對降壓大有益處。快走、慢跑、太極拳甚至簡單的散步都可以,重在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當然了,降壓路上,也别忘了戒煙戒酒的習慣,以及開朗樂觀的性格。控制飲食加上健康作息,遵照醫生的建議,一定能夠讓血壓平穩降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