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菲尼迪首席運營官Ashwani Gupta在接受海外媒體采訪時表示:英菲尼迪将推出一個全新的品牌戰略或稱之為“日産-plus”。
按照官方的說法,該戰略主要體現于英菲尼迪将利用更多日産現有的平台以及技術,以推出全新天籁和全新西瑪的“換殼”同平台産品,并搭載日産e-Power混合動力系統。不過為了區分,這些車型将擁有更強勁的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舉也意味着,英菲尼迪或将放棄現有的後驅産品,例如以Q50(L)、Q60和Q70為代表的後驅雙門轎跑。據悉,其首次使用新模式生産的英菲尼迪車型将于2023年首次亮相。
英菲尼迪Q50L
堂堂一個豪華品牌,要向一個面向大衆市場的日産“取經”,英菲尼迪這波操作,是不是給大家稍微整蒙了。别急,其中的來龍去脈,下面疆哥就來給大家唠嗑唠嗑。
1、自降身段,都是銷量不濟惹的禍
利用日産平台技術來打造全新的英菲尼迪産品,這種想法其實并不新奇,像豐田和雷克薩斯、本田和讴歌、大衆和奧迪……都有這種操作,這樣既可以控制成本,還能縮短研發周期。
可關鍵是,英菲尼迪此前可是很“自命清高”的,不僅極力打造屬于自己的平台,在集團内還擁有技術優先權,像天籁那台黑科技2.0T可變壓縮發動機,還是從英菲尼迪QX50帶過去的。
日産天籁
英菲尼迪QX50
這突然要向日産看齊,自然有種自降身段的意思。而英菲尼迪這麼做也是迫于無奈,數據顯示,其已經連續四年在全球範圍内出現銷量下降迹象,在最大的美國市場,去年全系車型也都出現銷量下滑。
中國市場更不用多說,從成立東風英菲尼迪至今,就一直在二線豪華品牌市場的邊緣掙紮。今年受車市下行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更是雪上加霜,第一季度僅有1766輛入賬。在如此頹勢下,尋求改革也就不奇怪了。
2、和奔馳不歡而散,最後選擇回“娘家”
其實英菲尼迪落到今天的地步,還跟其曾經的一個“戰略失誤”有關。 2010年,雷諾-日産聯盟與戴姆勒集團展開技術共享和生産協作。而對于英菲尼迪來說,它的好處就是可以使用奔馳的平台技術和發動機。
例如基于奔馳MRA後驅平台打造出QX50,基于奔馳MFA平台,推出QX30和Q30。原本以為有了奔馳的技術和品牌光環加持,就可以飛上枝頭變鳳凰,可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一方面,由于英菲尼迪品牌号召力有限,導緻無法消化奔馳産品的成本結構,反倒凸顯了其價格劣勢;另一方面,奔馳也并沒有真心想幫助英菲尼迪發展,共享的M274A 2.0發動機還是上一代的産物,競争力早就跟不上了。
2017年,英菲尼迪結束和奔馳的這段戀情,而由于銷量不佳,基于奔馳平台技術打造的英菲尼迪Q30、QX30在2019年停産。落得一地雞毛後,如今的英菲尼迪選擇回娘家,回歸日産化,也是無奈之舉。
3、日産化的英菲尼迪,你願意買單嗎?
英菲尼迪“日産化”帶來的前景是顯而易見的,特别是在産品布局上,自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僅靠QX50和Q50L兩款國産車型在刷存在感,相比于凱迪拉克、沃爾沃等二線豪華品牌,實在是有些勢單力薄。
如果有了日産現有平台技術的扶持,那麼就可以把英菲尼迪的産品開發效率提高,扭轉當前産品更新換代慢、使用老舊技術的局面。而且畢竟是自家人,日産對英菲尼迪肯定會比奔馳更親力親為。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英菲尼迪為了生存甘願放下身段,去向比它低級别的日産“取經”,那麼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又是否會願意為“日産化”的英菲尼迪買單呢?
在疆哥看來,一方面,日産化後,在整體成本下降的情況下,英菲尼迪很大可能會全面降低售價門檻,從而吸引更多喜歡豪華品牌但又囊中羞澀的消費者。
此外,相比于英菲尼迪,日産在質量、可靠性上更加深入人心,日産化的英菲尼迪,或許能借此重新塑造新的品牌形象,這些都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的。
當然,也要看到不利的一方面,共享更多的平台和技術,或會給品牌強的一方帶來不好的影響。就比如讴歌,由于和本田技術共享過于緊密,就一直被質疑是本田“換殼”,英菲尼迪屆時也将面臨同樣的問題。
所以日産化的英菲尼迪,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保持産品差異化”,如果奉行的隻是拿來主義,那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要是能繼續保持“豪華品牌”的調性,從做工、動力調教、配置上、甚至是服務體系上進行差異化。那對于消費者來說,還是很有盼頭的。
寫在最後
日系豪華品牌三巨頭中,隻有豐田的雷克薩斯在中國混出了名堂,而本田讴歌和日産英菲尼迪卻一直是郁郁不得志,這裡面肯定有它們各自的原因。
而對于英菲尼迪來說,它面對如此困局,積極做出改變,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想要真正鹹魚翻身,除了自我反省外,它還應該學習雷克薩斯成功的經驗,并吸取讴歌失敗的教訓,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一個全新的英菲尼迪,最終會是怎麼樣的呢?值得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