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5:45:57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古典音樂啟蒙的下輯是奧爾夫音樂,是不是有些意外呢?

如果沒有看我的古典音樂啟蒙的上輯,記得戳下面的鍊接回顧,把曲子都下載下來放進自己的電腦或硬盤裡,今天的文章是圍繞上輯的經典曲目來延伸。▼

我家孩子愛的古典音樂大師曲,我列了清單給你聽

奧爾夫音樂是什麼呢?它是當今世界著名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分别是:瑞士的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匈牙利的柯達伊音樂教育、德國的奧爾夫音樂教育)。

奧爾夫音樂啟蒙希望孩子可以借此進入豐富的藝術世界,讓音樂不再僅僅是旋律和節奏,而是與律動、舞蹈、戲劇表演甚至是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相聯系。

這個體系是由德國作曲家、傑出的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在數十年的實踐經驗下所創建的。▼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

奧爾夫音樂教育倡導元素性的音樂思想。他認為元素性的音樂決不隻是單獨的音樂,而是一種融合音樂、舞蹈、語言為一體的整體藝術。

在《走向未來的音樂教育》一書中介紹道,奧爾夫早期受到達爾克羅茲體态律動和現代舞蹈的啟迪,在1924年與舞蹈家岡特(Dorothee Günther (de))在慕尼黑創辦岡特學校,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兒童音樂教育事業,這也使得他和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并稱為兒童音樂教育專家

在那裡,奧爾夫開始了他變革音樂教育的一系列嘗試,如新的節奏教學和将動作與音樂相結合的試驗。在音樂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樂與動作教學中突出節奏性樂器,比如說鼓、響鈴、三角鐵等各種打擊樂器。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2

為了使學生們親自參與奏樂,并通過即興演奏設計自己的音樂,他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擊方式為主的小樂隊編制樂器,在1949年的一場歌劇裡,竟然運用了多達59種打擊樂器。

使得這套已被人們統稱為“奧爾夫樂器的教具”聞名全世界,成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3

我很早之前就分享過我跟我家兩個孩子玩奧爾夫音樂的片段,那會兒第一次被錄視頻,我都還有點拘謹哈哈哈~▼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4

在咱們的優陪早教裡,大家也看我示範過很多次奧爾夫音樂啟蒙在家的正确打開姿勢了。▼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5

但今天想給大家繼續打開新的奧爾夫音樂啟蒙的新姿勢,如何結合古典音樂鋼琴曲來做更多的親子遊戲和音樂互動活動。

嚴格來說它不是純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更多的是結合奧爾夫的音樂特點來做更多的藝術、啟蒙熏陶,幫助大家打開更多的音樂啟蒙思路。▼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6

今天文章涉及的資料在文末都可以下載,而今天文章的搭檔@Eunice Gu 擁有近10年的音樂教學和合唱指揮專職經驗,熟悉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幼兒奧爾夫音樂啟蒙等多種教學法領域,我們結合古典音樂大師曲的清單為例,跟大家聊聊在聽古典音樂的時候都可以做些什麼。

發揮美術的靈感

奧夫爾音樂啟蒙中很強調節奏感和即興演奏,而在奧爾夫在1946年組織兒童進行音樂創作時,想象力就是他特别關注的一塊。

“音樂跟造型藝術的結合存在多種可能,我們要挖掘它。”

——奧爾夫

這是因為不論在曆史上的什麼時期,音樂和美術的發展都是相互作用的,透過美術聽音樂,有時不失為一種藝術熏陶。用美術來表達音樂,反而更加立體、更有内在思維的表現。

在1946年奧爾夫收到很多小朋友為詩歌、童謠畫的作品,而在奧爾夫音樂啟蒙的拓展裡,我們可以通過繪畫、填色、描線等等不同的方式來培養孩子打開對音樂的想象力。

音樂的繪畫創意

用繪畫來表現現象力

我們以上輯的《勃蘭登堡協奏曲》為例:

如果你仔細聽這首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你可能可以判斷出裡面的主要樂器有小号、小提琴、長笛、雙簧管。

通過對樂器聲音的認識,可以讓孩子通過不同的有聲書、網絡、現場音樂會認識樂器和它的聲音。比如在這個環節,可以拿出給孩子買的有聲書,讓他認識什麼是長笛、小提琴。▼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7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8

△ 以上分别來自《聽,什麼聲音》和《法國幼兒音樂啟蒙》有聲書

然後邀請孩子一起為所聽到的樂曲作一幅畫、假裝在演奏長笛或者跟她一起跳跳舞。比如Eunice帶3歲的女兒泇泇認識長笛後,就先跟她聽了一次,然後邀請她一起畫一幅畫,孩子一邊聽一邊跳舞,所以最後是扭着身子即興表演邊畫邊跳舞 。

來看看泇泇的這幅作品,這裡面比較細碎的點點,其實是孩子聽到曲子裡的細碎短促節奏時的即興反應,這點也是讓人很驚訝的。我們可能以為孩子年紀小什麼都不懂,但給孩子機會去體驗,往往出人意料。▼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9

音樂的填色創意

用填色來表現音樂的力度

我們以上輯的《小星星變奏曲》為例

在音樂中,不同的強弱和和弦的色彩,烘托出不同的音樂氛圍。在剛剛聽到的這首由作曲家莫紮特創作的《小星星變奏曲》中,它的強弱規律是十分明顯的,每重複一個樂句,都會使用不同的力度記号

力度記号通常采用意大利語的音樂術語。作曲家在樂譜上标有詳細的力度标記,從最弱的到最強,通常可分為十幾個層次,每一個層次的力度都是一個相對值。例如,

piano,是弱的意思,縮寫為P,P越多就越弱,最多可有5個P,那就是極弱極弱;

forte,是強的意思,縮寫為f,f越多就越強。▼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0

這圖很複雜?看不懂?

沒關系!

如果你孩子學鋼琴,就一定會學到這知識點

現在小學音樂啟蒙也有加進教材裡

大人隻需記住音樂有強弱快慢之分就可以了~

在一條重複的旋律中,作曲家常常會使用不同的速度、強弱來進行對比與深化,用“重複”的手法加強旋律對于聽衆的記憶之外,還可以營造出不同的音樂氛圍,比如力度越強,音樂越緊張、雄壯;力度越弱,音樂越緩和、委婉。

那麼,我們在家中,也可以通過不同的畫筆顔色色彩代表不同的強弱,可以通過色彩的冷暖感受音樂的強弱。▼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1

比如,我們提供的教材中,結合這首《小星星變奏曲》有一個填色的氣球,在氣球的下面寫着哪一種力度記号使用什麼顔色:▼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2

例如,ff—非常強的這個力度,我們可以使用紅色,代表熱烈、激動的情緒;p—弱,我們可以使用綠色,代表比較平靜、柔和等等的情緒。

比如在小星星的第一樂句,它由兩個相同重複的樂句組成,但是前半句用了f,後半句用了p,一個較明亮自信,一個較柔和稚嫩,兩者形成對比,讓孩子從不同的強弱表達方式中,體會豐富的音樂語言。

點線連接

用點線遊戲提高專注力

我們以上輯的《水上音樂》為例

這部《水上音樂》傳說是亨德爾為新即位的英皇喬治一世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的一次慶典而創作的,因要在廣闊的河上與碧空下演奏,所以特别要加強管樂器,以産生宏大的音量與華麗的音色。▼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3

其實除了繪畫、填色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數字的點線連接,讓孩子邊聽音樂,邊感受音樂中表達的内容,也可以鍛煉孩子數數和連接的專注力(我覺得大人也很适合玩這個遊戲)

像在聽這部《水上音樂》時,我們可以聯想到在水底其實有很多動物在遊動,所以教程中會有一個點線連接的遊戲,延伸出音樂所帶出的自然信息,比如下面這幅圖片,連線後就變成了水中會有的一種動物。▼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4

提高音樂的文化鑒賞力

聽音樂,顧名思義,還是要了解音樂裡面的元素,在奧爾夫音樂啟蒙中,很看重不同文化的感受和交流。

“人聲、樂器、動作可以統一,它們都産生自内心純粹的表現需要。”

——奧爾夫

即興聆聽和表演

打開音樂的表現力

在上一期分享的古典音樂列表裡,有許多不同的音樂,但是怎麼确定自己和孩子接收到了音樂中想傳遞的元素呢?結合奧爾夫音樂的即興聆聽和表演就可以做到這點。

這個旋律選自歌劇《阿萊城姑娘》中的第二組曲:《L'Arlesienne Suite No. 2 - Farandole》,比才在樂曲中使用了兩個傳統法國音樂片段,一個片段選自法蘭多爾舞曲,另一個片段選自法國傳統聖誕頌歌《國王的進行曲》。▼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5

樂曲的開始,以進行曲的方式,給人非常莊重的儀式感,随後進入了截然不同的舞曲風格,歡快的節奏讓人不禁想翩翩起舞。進行曲與舞曲,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在這個音樂片段的不斷發展,最後合在了一起。▼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6

Eunice跟泇泇示範的即興聆聽和表演大家可以看看,帶着孩子一起通過肢體、舞蹈的形式體會音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不同音樂類型的律動有着不同的感受。▼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7

當然,如果是孩子已經小學了,并且接觸了基本的樂理知識,像我家Joshua現在大概鋼琴4級水平,得學不同曲目的風格,比如識别進行曲、舞曲、古典音樂等不同的風格。

聆聽表演以後,我們可以問下面這些問題,幫助孩子記憶、反饋所聽到音樂的小知識,鞏固孩子對作品感官上的音樂積累。▼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8

題目翻譯如下:

1. 樂曲以哪種類型的音樂開始呢? A進行曲 B舞曲

2. 樂曲的旋律是? A流行歌 B頌歌

3. 樂曲的力度變化是? A沒有變化 B很多變化

答案:A B B

多元音樂節奏

打開音樂的鑒賞力

我們之前跟大家讨論過《幫孩子學琴、練習絕對音感,這個免費課程别錯過了》,音樂節奏的感知對孩子來說很重要,比如以《野蜂飛舞》為例,

每當我們去公園、草地野餐時,總會偶然碰到些不速之客,比如:蜜蜂。在這段音樂中,通過不同的半音階音型組合來模仿蜜蜂“嗡嗡”的聲音以及它的飛行軌迹,讓孩子透過形象的音樂和想象力,感受音樂強大的創造力。

那什麼是半音階呢?▼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19

“半音階”指的是各音高以半音的距離所排列而成的音列。通過不同半音組的上下循環反複,營造出蜜蜂振翅以及飛來飛去的聲音。這首管弦樂曲《野蜂飛舞》(又名《大黃蜂的飛行》)的原曲譜上記有:

“從海面的遠方,飛來一群大黃蜂,圍繞到天鵝的四周,盤旋飛舞。”

全曲由半音階的下行樂句開始, 經過旋律輕快而有力的中段後,又回到了第一主題。最後半音階上升樂句,則描寫大黃蜂的離去,直到消失在視線以外。

其實,音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可以用音樂來模仿許多常見的事物。比如用“mi do mi do”表現救護車、用慢旋律和笨重的低音大提琴來模仿大象、用急促輕快的旋律和清脆的高音長笛模仿小鳥的飛行等等,在探索的期間發揮孩子的想象力之餘,還可以鍛煉孩子日常觀察大自然、聆聽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事物的聲音。

說到日常生活,除了用樂器、旋律來模仿以外,還可以通過節奏來感受生活與音樂之間的關系。

這個片段選自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第八交響曲》第二樂章,在這個樂章中,木管樂器一直演奏出固定的音型,貫穿着整個旋律,它被認為是模仿當時剛剛得到改進的節拍器的聲音,并且在樂章最後還有一個玩笑般的"節拍器出故障"的樂段。家長可以帶着孩子一起找一找這裡面像節拍器一樣的聲音。

那麼問題來了,在我們今天的資源材料中有一則讨論是這樣子的:

“我們的世界充滿着音樂,音樂常常在一個穩定的節奏中流動,可以是快速的,也可以是慢速的,這個節奏可以變化,但是它一定會在那裡,不然我們就會在音樂中失去了方向。那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有什麼東西也一樣擁有着穩定的節奏在運作呢?” ▼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20

你們猜答案是什麼?我當時跟孩子們讨論的時候,Joshua指出是心髒的跳動聲。▼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21

又或者是聲波的可視化曲線。▼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22

但是Eric拿過我的手機,然後按出錄音鍵,告訴我們,說,是我們說話的每一個被記錄下來的曲線。▼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23

有時候讨論并不是為了要得出一個答案,而是經由讨論,讓音樂離我們的生活更近、更立體。

此外,每一首作品,都以某一個規律一直在演奏着,有時是樂器的更替,有時是樂段的重複、交錯,在啟蒙的階段,我們也可以通過圖像、故事更加具象地帶着孩子暢遊音樂的世界。

藍色狂想曲Richard Clayderman - 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曲全集-水邊的阿狄麗娜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24

比如聽一首比較靠近現代的作品《藍色狂想曲》,由作曲家格什溫所創作。

單單這樣聆聽,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問“這音樂什麼時候才結束呀?”又或者跑神了,玩别的東西去了,但是如果這樣呢?

我們來看看今天配套的教材裡的一則故事小書:▼

适合小朋友演奏的奧爾夫音樂(當奧爾夫音樂遇上經典鋼琴曲)25

我們完全跟着這張聆聽地圖,可以給孩子講故事,翻譯如下:

有好幾部提琴組成的弦樂組在演奏音樂,它夢想着與其他樂器一起合作。一個小小的提琴看見一部鋼琴,它告訴了它的同伴。

于是,弦樂組的樂器們拉着鋼琴一起來演奏。但是,鋼琴卻隻想成為舞台的主角,不想和弦樂組們一起。這時,管樂組的樂器們也想來演奏,它們想挑戰鋼琴,于是所有的樂器都在一起演奏,前拉後擠的......

鋼琴最後掙脫了出來,說道:我們都可以一起演奏,但是要輪着來。

後來,當大家一起合作的時候,音樂将充滿着快樂!

你覺得跟着這份地圖,是不是令我們所聽到的音樂從抽象變得具體,讓孩子能發揮更多的想象力呢?


今天文章的資料我也來分享給大家,其實音樂啟蒙的親子遊戲其實可以很豐富,關鍵是我們的思路有沒有打開。私信回複“音樂遊戲”就可以獲得這些資源。▼

你拿到這份資源可能第一次看覺得有點難,但記得要用好兩個工具:

一是我在上一輯文章裡跟大家介紹過的所有大師古典樂的背景資料,以及今天文章提供的親子遊戲思路,都可以打印出來結合着一起看

二是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英語能力不夠,就可以用微信或QQ自帶的掃描翻譯功能,一鍵式翻譯裡面的英文資料。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準确,但對于理解大意并操作,還是提供了一個便捷方法。

世界上好的資源有很多,我希望大家是能夠克服自己的畏難心,因為能夠輔助你的工具一定不會少——隻要你願意去接受,也花點時間給自己去成長。

很喜歡貝多芬的一句話: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

通過感受音樂,我們能收獲快樂,也能收獲多元的知識。通過不同知識的積累,增加孩子感受音樂的多維能力,讓古典音樂不再陌生,不再遙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讓你有所收獲。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衆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于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