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古裝劇很出圈,且不說劇情,
光那些精美的服化道,就足夠我們交口稱贊。
尤其是演員佩戴的中國風首飾,
“虹裳霞帔步搖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将盛世演繹得美輪美奂,令人為之心折。
01
玉镯彰顯中國女人之美
古風輕奢玉镯細寬款
玉,千年的時間卻光華不減,泥土的掩埋,卻溫潤不變。
自古以來,玉就有“大地舍利”的美譽,古代女子尤其愛佩戴玉,
像玉镯一直都是古典靈韻的象征,與生俱來就有一種讓人難忘的美感。
玉手镯的構思設計一般都以吉祥、愛情、祈福為主題;
佩戴它,人們相信可以具有吉祥、平安、永恒、幸福、富有以及前程遠大、逢兇化吉、遇難呈祥等寓意,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更使之豐富多彩,絢麗多姿。
玉镯一直以晶瑩剔透中的靈性,以它的生機,用它自然屬性的美,來修飾女人的内在品位和格調。
特别是如此美玉,配以“圓滿”的造型,更加符合中國人眼中的審美,溫潤之外更顯富貴雍容。
一方天地,風情水軟,餘味悠長婉轉。
02
古法銀飾的浪漫内涵
既有中世紀浪漫美态,又有現代質感
古時平民女子人手一隻銀镯,日日佩戴,晨昏相伴,珍而重之。
或是長輩自小就為女兒打造,或是自母親繼承而來,
代代相傳的祝福都寄托在一隻銀镯上。
銀镯清雅簡樸,就像一縷月光輕輕環繞在腕上,
始終有一種溫柔淡然的氣息,在悠悠歲月裡帶着恒久的親切感。
乍一看清清淡淡的,卻越看越雅緻,襯得手腕纖潤如玉。
銀打的镯子在民間雖是尋常物,價格不高,
但因為被寄托了許多情感,已超越了本身的價值。
在尋常女兒家,它是傳承之物;在有情的男女間,它是定情信物。
所以東漢繁欽在 《定情詩》中說:“何以緻契闊,繞腕雙跳脫。”
一隻銀镯,是一腔祝福,是一段情緣,無論走到何方,
願以此镯日夜相伴、朝夕相見。
不論是送給愛人、母親、女兒還是閨蜜都是一份獨特的禮物。
03
簪之美
緩髻輕攏
一朵雲生袖
傳承千年的美麗,那一抹綻放在發間的風情。
無論是詩詞畫作,還是壁畫文物,都少不了發簪發飾的身影,
甚至在古裝劇中,發飾不僅給女子增加畫龍點睛的美麗,
還時常充當定情信物的角色。
古代女子戴花于發間,一绾一式皆帶東方的古典神韻。
美好的器物能為人增添光彩,而有光彩的人則自然散發出典雅華貴的氣質,
就像千利休茶室裡,土牆上的紅色山茶花,優雅卻讓人印象深刻。
至于最能為女子增添光彩的,則莫過于各種首飾了,
尤其是一頭青絲上點綴珠玉金銀,在鬓發間低調卻閃亮的存在,
常讓人一眼瞬間,久久無法移開視線。
用發簪的女子,有一種溫婉卻蘊含的能量。
古代發簪是女子成人後的标志,稱為笄禮。
也是男子對女子的定情信物,一般男子送女子發簪,
想必一定是非常喜愛對方,送發簪寓意欲與之結發。
待你初長成 我與車來盤你發 你帶嫁妝遷我家。
如清朝陳夢雷《青青河畔草》詩:“結發與君知,相要以終老。”
送發簪 也寓意男子對愛情的忠貞不二 隻要女子做原配的決心。
04
複古和田玉手鍊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自古以來,玉就有「大地舍利」的美譽,
古代女子尤其愛佩戴玉,像玉镯一直都是古典靈韻的象征,
有一種讓人難忘的美感。
用多顆顔色深淺不一的和田玉珠串串聯而成,
如湖水般波光粼粼,又如霧中遠山,空濛溫潤。
複古卻不沉悶,戴着手上氣質靈動,舉手投足間都是東方女人特有的風雅。
簡簡單單的一條和田玉手鍊,卻又着不簡單的寓意,
穿行在人群中為生活忙碌的我們,或許可以停下繁忙的腳步,
細細的感受一下腕間和田玉手鍊帶給我們的祥和、甯靜之氣。
可以說,5000年曆史文化的精華,中國美學的高度,盡藏在這些女性的首飾裡。
05
宮廷和田玉國風耳墜
月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三月的耳畔,一定少不了一對可以叫醒春天的耳墜。這對真的可以說是驚豔!
設計師将不同種類花的造型簡化提煉,用柔美的線條,勾勒出春夏自然的浪漫。
花朵形态飽滿,造型流暢,繁而不俗,柔美的色調,細膩的芬芳,仿佛置身秘密花園。
工藝上采用考究的古法金 琺琅繪彩工藝,色彩濃而不豔,流動着寶石般迷人的光澤感。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每次佩戴,雙墜便會随着步子輕快起舞,楚楚動人。
搭配旗袍、漢服優雅國風,日常搭配簡單的裙裝也不失為淑女之選。
中國風,在形,也在色;有骨,也有韻。
中國風是一座浮雕,藏着曆史的神秘;是一棵翠竹,象征千年氣節;是一串佛珠,靜心自持,涵養品質。
流行也許會褪色,然而這些古典卻不會過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