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今年的高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詩詞大會》的第二季冠軍武亦姝以高分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引起大家對傳統文化的追求,紛紛想要效仿武亦姝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學習詩詞。但網上也有人質疑武亦姝,覺得她隻是一個“詞彙庫”,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犧牲品。
武亦姝真的隻是單純的背古詩詞嗎?答案是否定的。武亦姝在節目中提到詩詞時,充滿着興奮和快樂,她在節目中說到;“古詩詞裡面的很多東西是現代人給不了我的感覺。
比賽的結果都無所謂,隻要是我還喜歡詩詞,隻要是我還享受詩詞帶給我的快樂,就足夠了。”在生活中,武亦姝随身會帶着一本《蘇轼詞》,而且武亦姝理科成績也很好,武亦姝是以611分的成績考上清華大學。所以,背古詩詞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好處。
學背古詩詞的好處
在當家長有很多認知的誤區,覺得孩子現在還小看不懂,不讓孩子看,其實多多孩子去接觸。孩子才能被熏陶,學背古詩詞正是培養孩子的底蘊。
協調身體的狀态
詩詞具體有韻律和節奏感,孩子在背誦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按韻律背誦。大家在看電視時,常有疑問為什麼書童背書要搖頭晃腦?其實也是為了幫助書童找到韻律。
為了能在背誦的過程中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孩子在背誦時會有自覺的調整儀态和呼吸。特别是有人在聽他們背時,孩子表現的會更加莊重。相信有的家長去學校看孩子的詩詞朗誦表演時,就能感受到孩子充滿情感和莊重的表演。
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音樂方面的興趣
有研究發現,背誦古詩能激發孩子的閱讀和音樂有關的腦區,提升孩子的大腦信息加工和記憶力的發展。
有句諺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孩子背誦古詩詞也是這樣的,背誦多語感也會增加。
在平時學校中要求學生在早讀大聲讀出來,也是這個道理。古詩詞在古時有分不同的曲調,在現代也有人把古詩詞編成歌曲,比如說王菲唱的《但願人長久》。家長可以找給孩子聽,通過古詩詞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音樂方面的興趣。
幫助孩子提高記憶的技巧
多背誦古詩詞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古詩詞的字雖少,但用詞描述非常精确,内容也十分的豐富。古詩詞裡面都包含着場景和意境,孩子在背誦時,将詩詞聯想到畫面意境。長期這樣的訓練,孩子的掌握了技巧,把這個技巧應用到學習其它東西上,也會變得輕而易舉。
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國外的一位心理學家做一項研究,讓2至3歲的孩子背誦一種陌生語言,背了差不多2年就讓他們停止背誦,之後過了幾年,又把孩子找來學習之前背誦過的陌生語言,還增加别外一種。
發現學習之前背誦過的速度比另外一種快三分之一。所以,讓孩子從小學習背古詩詞,是為了以後更好學習中文做好基礎。
為什麼背古詩詞要從幼兒開始?
幼兒剛開始學會說話,這時會很學習說話的欲望。當孩子經常看電視上的廣告詞時,會把廣告詞記下來,并背給大人聽,相對廣告詞,詩詞的韻律感會更加強。
比如在奪下古詩中的聲音格律是: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所以詩詞對于孩子來說,更加容易背。詩詞的學習最重要是吟誦,大人經常給孩子念詩詞,長期堅持下去,孩子自然就有模仿的沖動。
葉嘉瑩先生講過“小孩子是不了解詩意的,便根本沒有關系,就像唱歌一樣,記憶在行雲流水間就增長了孩子的底蘊。”
幼兒在一歲以後,因眼睛的色錐細胞的慢慢發育成熟。
進入色彩的敏感期。經常會問這個是什麼顔色?那個是什麼?如果我們大人隻簡單的告訴他這是“紅黃藍綠……”孩子可能一下記不住,可以通過詩詞結合。
比如,桃紅柳綠。王維的“田園樂·閑居”中“桃紅複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除此之外,幼兒時期還是掌握初級概念的重要時期,在教孩子數字時,可以和詩詞結合起來。
比如鄭闆橋的《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總不見。”
孩子從出去到6歲對周圍環境空間的探索和好奇最好明顯,這時候我們也可以借助幫唐詩幫孩子認識方位。
比如《江南》“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東西南北”
可以幫孩子認知和理解事物,了解作者的詩意。曾有寶媽說,她常教孩子背唐詩,有一個晚上下大雨,隔天孩子起床對寶媽了一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最強大腦》冠軍鄭林楷的媽媽分享育兒經也說到:“鄭林楷的優點是特别好學,記憶力也很好,學東西快,還能在學到的基礎上延伸,這都是原于小時候背詩的經曆。”
葉嘉瑩先生也講到:“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而記憶力是很強的,利用小孩子記憶力強的優勢,多背誦一些經典,等他理解力發達了自然會懂得,将使他受益終身。”
家長如何教孩子背古詩詞
如何讓孩子自覺自願的學背古詩詞,而不是硬逼着孩子去做。讓孩子覺得學背古詩詞是一件愉快的事,是家長要去努力做的方向。
1、家長要自己先認識古詩詞
家長要自己先學會古詩詞,明白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才能教孩子學會詩詞。當家長有詩詞基礎後,就可以把詩詞和日常生活的場景結合在一起去教孩子。
比如“青螺、綠蟻、紅泥、綠錦池”
詩人對色彩的敏銳,還有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入微和表達的意境。讓心裡充滿美意。這些家長了解到,才能告訴孩子,孩子理解了才會對詩詞有興趣。而不是單純把詩詞照念出來給孩子看。
另外,家長在選購書籍時,要購買一些正規和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書。因為古代的詩詞有很多發音上的不同之處,比如“烏衣巷口夕陽斜”正确的讀法是“xia”。
2、内容理解影響記憶效率
孩子對古詩詞的内容理解會影響到背誦的效率,因為孩子年齡較小,知識了解有限,古詩表達對孩子而言是相對較抽象的。而且古詩詞用詞精短,含義豐富。家長在教孩子古詩詞的時候,要解釋給孩子聽。
比如《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我們可以嘗試用通俗的話給孩子解釋:在春天的時候,晚上睡着一覺到天亮,醒來時聽到外面小鳥在歡快地叫着。想起昨天晚上的刮風下雨。
應該有很多的花被風雨打落到地上。如果孩子還不是很理解,可以通過簡單的畫,畫出來告訴孩子,比如先把場景畫出來,變成具體化。然後再畫場景中的每個點,且助于孩子理解作者的思路和理清線索。
3、使用情景和聯想教學,讓孩子被動記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發現電視中的動畫片人物,講話還有主題曲,孩子總是能記得住。并且能全部講述給你聽。從心理學的角度,這叫被動記憶。
它的特點為多次的重複,而且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到孩子。孩子自然而然的記住。家長可以把背誦古詩詞和生活還有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聯系起來,使用情景教學和聯想,讓孩子能夠明白背誦内容的用處,加深孩子的記憶。
比如李白《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讓孩子想象自己站在全世界最高的樓上,離天很近。伸出手的時候,就可以摘到星星,說話不敢太聲,怕吓到了住在天上的神仙們。這樣告訴孩子。孩子會更容易記住這首詩。
4、讓孩子由易到難,逐漸培養興趣
讓孩子背古詩詞,可以先從最開始的五言到七言,從短篇到長篇,由易到難,逐漸培養孩子的興趣,這個過程需要花費時間,它不是一個月或兩個月的事情,需要數年時間。當孩子對古詩詞有着非常濃的興趣,可以試着讓他讀長篇。
比如《木蘭辭》“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
它有着極強的韻律感,還有妙用的疊字,孩子學起來會覺得很有意思。
孩子學背古詩詞,并不是馬上就能見到成效的。需要孩子長年累月的堅持學習。像武亦姝她的家長從幼兒園就開始讓她堅持學習古詩詞,一直到高中。
知識的積累才讓她拿到詩詞大會冠軍。所以孩子經過數年的累積,随着他們體内的底蘊會越來越多。孩子的對文學的品味也在不斷的提升中。他們在詩詞學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會受益終生。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