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14個節氣。
鬥指戊(西南方);
太陽黃經達150°;
于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
今年為8月23日。
處暑是“三伏天”的末端,從氣候學上看,每年它的到來,才算是真正告别夏季暑熱,迎來秋季的涼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夜晚觀北鬥七星,彎彎的鬥柄還是指向西南方向。處暑的“處”字有停止、隐退之意,處暑的意義即為“夏天暑熱正式終止”“出暑”等,三伏天也在三天前悄然結束,暑濕漸漸被秋燥代替。
俗語說:“争秋奪暑”,意思就是說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隻是東北和西北地區。
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幹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夜晚時尤其明顯。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則會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後,人們會感覺到比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另外,随着季節的轉變,北半球受太陽照射的時間逐漸減少,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原來地面的積蓄熱量也逐漸減少,因此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起來。
而南方,雖說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大步南撤,秋涼微染,但往往在處暑的尾聲,會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長江中下遊地區一般會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等到10月以後了。
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但9月份,仍是南海和西太平洋熱帶氣旋活動較多的月份之一,僅次于8月份,因此仍需關注雷暴活動帶來的災害影響。
中國古代将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所謂“鷹乃祭鳥”,按有關典籍解釋,謂之:“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老鷹要過冬,它就要把自己捕獵的鳥都存儲起來,冬天才能夠确保它的口糧。
“乃祭鳥”中間的“祭”字,是祭祀的“祭”。這個字既有道德色彩,又有審美色彩。因為老鷹捕了鳥以後,往往要把它們排列開,所以人們覺得這就像過去祭祀那樣陳列食物,這是中國古人的想象力。
第二候“天地始肅”,是泛指天地間始肅秋,陰氣起,萬物開始凋零。杜甫在《秋興八首·其一》中說:“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所謂“凋傷之氣”,就是雖然葉子看上去明媚起來,但那也已經是傷殘凋敝的狀态了。《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赢。”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第三候“禾乃登”,此處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是成熟的意思。我們看到,時序至此,瓜果梨桃之類水果早已成熟上市,某些夏季蔬菜已開始“罷園”而要換植冬菜,紅薯、花生、高粱、玉米、雜豆之類或者已經成熟收獲,或者正在作最後的成長與增熟。
棉花正是蕾鈴翻白吐絮的旺盛時期,“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尚未吐絮的蕾鈴,小青梨般長在枝葉之間,同時枝梢開出粉紅的花朵,仍在不斷結出小蕾鈴。
“禾乃登”是作物時序,也是一種預示,更是農人的期盼。也正是如此,這時的農田幹旱不得,田間管理十分重要。
處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義,就是提醒人們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要注意預防“秋燥”。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秋遊等。
1.吃鴨子
鴨肉味甘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
北京至今還保留着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人們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而江蘇地區,做好鴨子菜,首先要端一碗送給鄰居,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這個禮俗,聽上去既吉祥,又健康。
2.放河燈
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活動,俗稱“作七月半”,其中一項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後來發展為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着的人們祝福。
3.開漁節
每年處暑期間,沿海地區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歡送漁民駕船出海。
此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會停留在漁場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意味着漁業收獲。
4.秋遊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不論是朋友相叙,還是家人出遊,酌一盞秋茶,感受天地的詩意,大概這就是我們在處暑時節能夠想到的,做到的最好的儀式了。
處暑時分,冷熱交替。處暑之後的感覺是“涼”,再往後是“冷”,入了冬才是“寒”。因此,這時候自我的調節也非常關鍵。
此處奉上幾條小貼士,望君安康!
1、穿着提示:“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于收斂陽氣。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2、運動提示:飯後散步或做點輕松家務。尤其是舒展肢體的活動,能促進脾胃功能恢複。
3、睡覺夜寝提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4、室内防病提示:室溫不高時,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内的濕濁之氣。
5、化解“秋乏”提示:進入秋季後,身體進入生理休整階段,機體容易出現疲憊感,産生“秋乏”。此時就要調整作息時間,尤其是睡眠要充足。
秋季養生以收斂陽氣為主,飲食清淡,宜多吃西紅柿、茄子、秋梨、桂圓、柚子、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幹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等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