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行善的四個境界

行善的四個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01:40:53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

專欄特刊,深度好文

《如何構建經營人的賺錢體系“心”模式?》專欄,是企業家、老闆們、創業者、管理者需細細品悟的問題。如下每期的文章标題,就是一個個學習的展示内容。希望您點擊“關注”以不錯過每一篇文章;點贊、轉發、成為粉絲以表示您對我的支持與認可;發表您的評論和見解以便我們共同學習和進步。長按“點贊”3秒,為強力推薦此文,謝謝!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2

行善是日常而不平常的“為名行善”和“為民行善”,是行“上善、陰善、陽善”!

人們對行善的認知,多數隻停留在做好人好事和捐款捐物上,認為與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品行習慣沒多大關系,所以就不太重視。這是有認知的不足或偏差的。

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學習學習:什麼叫行善?為什麼要行善?行善跟我有關系嗎?該如何行善?行善快樂嗎?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3

1、什麼叫行善?

行善,顧名思義就是“做善事”。行,是謂語行為動詞“做”;善,是賓語名詞“好事”“善良之事”;亦可作為詞組為謂語來用。民間常說是“做好人好事”為“行善”;佛教指“布施”“放生”為“行善”;儒道指常懷“仁,義,禮,智,信”五常心和行“利他成人”和諧共存之事為“行善”。他們賦能行善的共同點都是:不做損人害人之事,成就别人,利他和諧。

佛教視“布施放生”為行善。布施,分為法布施、财布施、無畏布施。布施,可以廣結善緣,舍去悭(qian,吝啬)貪,培植善根。法布施,為宣說佛清正法,以助人資長立善根;财布施,又分内财施與外财施,内财施為以自己身軀施與衆生,如釋迦如來的舍身飼虎,外财施為以自己所有衣食财物施與他人不受饑寒困苦;無畏布施,即安慰災難、恐怖、畏懼之事以助人祛除怖畏而無畏。簡言之,布施就是慈悲利他、舍己為人、無我不求回報。而放生,則是解救待殺活物(動物)予以新生而回歸自然,是以慈悲為懷不殺生。

儒道視“立德,立信,立誠,立人”和常懷“仁,義,禮,智,信”五常心及施與“利他成人”之事為行善。主指(主旨)社會人際的和諧關系并良性循環,是一種雙方都有責任和義務的“善意”“誠信”的善舉付出。

至此,你應該對“行善”有了明确的認知了吧。為此,行善不是浮于表象的為善,而是根植内心的為善。行善,肯定會帶給你名利上的果報與福報,但不能以求果報與福報之名利目的去行善,否則就是假善,反而會因名利反噬名聲。如是,《列子·說符》曰:“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4

因此,行善,是以善行為本,利安一切,愛敬存心,成人達人,匡扶正法,救人危急,舍财作福,愛惜物命,尊老愛幼,與人為善。

南懷瑾國學大師對“行善”有深刻一說:行善,分行陽善和行陰善。即“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是指做了“為人所知”之善;“凡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善。”,是指做了“不為人知”之善。陰善,也就是民間俗話說的“陰德”,行陰善即為“積陰德”

而我認為:“陰陽平衡即為道”,“道”是陽善與陰善的平衡制高點與道德制高點,是陰陽平衡的動态因果局,皆為萬宗歸一的“道本位”,即為道善之“上善”,為此:行善,是為“上善”、“陽善”、“陰善”三維一體。

以此,國學大師還說道:陽善與陰善的所得“果報”與“福報”是不同的。他說:“陰善,天報之;陽善,人報之。”,也就是說:行陰善,有陰德的人,上天會恩賜與他,且“福報”很大;而行陽善,則是大家恩賜與他,即人們會知道他(她)、稱贊他(她),甚至成為‘網紅’,且“果報”的既得利益現實可見。為此,無論行陽善還是行陰善,行善就會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之果(《易傳·文言傳·坤文言》)。為此,陰善,天報之;陽善,人報之;上善,“天地人和”道報之。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5

因此,我認為:行陽善,為揚名務實之善;行陰善,為埋名渡世之善;行上善,為無名普世之善。都是為善行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要崇尚。

如要區别,隻是内心境界不同,或“道法”不同,以及“陽善”和“陰善”為“”即為名而釋放自己的能量;“上善”為“”即無名道、無名而“呼吸吐納”(動态的循環平衡)自然道的能量,與道一體。都為主觀意念和客觀本質,隻要發自内心、源于善念之“主”,各為其主行善就好。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4

2、為什麼要行善?

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行善積德,可以保佑你升官發财!行善就是積陰德,能保佑你下輩子投個好胎,“拼個好爹”。顯然這是不對的,缺失善念。

明代思想家袁黃所著《了凡四訓·積善之方》有曰:“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這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近義之先人聖言。此為解答為什麼要行善的“勸善”之名句,實為最“平常心”的行善果報與福報之答案。以此,你是要“善”還是要“惡”呢?是要“行善”還是“行惡”呢?是所謂“人在做,天在看”!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7

人為什麼要行善?有人說:初級行善是為了善報,是為獲得内在的心安,給自己積德積福,或為了名利雙收的善報;中級行善是為了修煉自己,消除身上的惡習和業障,以求修心、修行、修德,以善行天下;高級行善是為内心自然而發,返璞歸真至宇宙“道本位”,與天地人和之“大道”同呼吸、共平衡、為一體,是“刻在骨頭上,流在血液裡,行在心靈中”的本善。也就是上述所說的“上善,陰善,陽善”。

有人說:佛與魔,隻在“一念之間”。“佛法自然”、“道法自然”,佛道是大醫,是大醫王;佛法、道法是大藥,是大治王。當下衆生和社會害了什麼病?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坑蒙拐騙,忘恩負義,特别是時下最大“冷笑話”新聞即法國因美英澳核潛艇亞太合作公告後大罵美國“忘恩負義,損人利己”而撤回駐美大使。大家仔細觀察還會舉不勝舉。而行善,就是“對症下藥,藥到病除”,以解除“業障”、“心魔”、“悭貪”。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8

有人說:行善,就是“授人玫瑰,手留餘香。”;行善,就是“授手滴水恩,仁愛德善道。”;行善,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大家一定記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嶽陽樓記》)的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文學家範仲淹吧,被世人譽為“北宋第一人”、“第一流人物”,其“自立、讀書、清儉、行善”8字箴言,流芳百世。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9

3、行善跟我有關系嗎?

你知道人身最大的惡,是什麼嗎?人身最大的惡,也是最容易産生糾紛和矛盾的惡,就是“脾氣”!就是不好的意想;就是容易沖動、發脾氣的性格;就是惹是生非的“壞脾氣”、“臭脾氣”、“惡習氣”!—— 它不僅克财,還克人,更克命

脾氣不好的人,最容易滋生惡意或憤怒,最容易“上頭”、腦門子發熱,心裡老想着是别人的不是“太氣人”了,必須要和他“捯饬捯饬”,不然會“騎到我頭上來”,“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嗎。可想而知,脾氣不好的人,和愛嚼舌頭的人,一定是心無善意,為矛盾制造者。

也就是說,牙齒是硬的,但會掉,易磕碎;舌頭是軟的,不會掉,但會爛。所以,“死的鴨子嘴硬”不可取,“牙齒硬”不可取,“嘴巴臭”不可取,而“舌頭軟”(指愛說好話,言而有信,說話有溫度,語言和口氣中肯平和)的人,就是在行善。而“舌頭爛”(指愛嚼舌頭,背後說壞話,惡語傷人,得理不饒人)的人,就是在行惡。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0

是人都有脾氣。隻是每個人的表現形式和發揮程度不一樣而已。外向型的,沖動上頭,不依不饒,直接開幹;内向型的,淺薄固執,暗暗較勁,愛打冷戰;綜合型的,不溫不火,或冷或熱,或“溫水煮青蛙”;善意型的,是為你好的善意批評、教育,是“家長式”“兄長式”“知心朋友”般的威嚴或嚴厲。例如“菩薩低眉,金剛怒目”的“怒目”,你說是哪類型的?

我認為,脾氣就是性格,脾氣就是運氣,脾氣就是福氣!如果大家遇事頭腦清醒,對事不對人,有事心平氣和,有問題擺桌面談,不去斤斤計較刻意是非,而是心平氣和,秉持法律法規原則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善意”并“善始善終”,那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這就是“善心、善信、善行”的互為行善。因此,對人不發脾氣,也是一種行善!

你知道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什麼嗎?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大德行善!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1

為什麼?《大學》有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之所先後,則近道也。”;《中庸》有曰:“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立成大德,不僅獲得财富,還同時擁有地位、名聲、長壽);《易經》有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錢,不是最大的财富。

俗話說: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隻有心善行善,才是一輩子最大的财富。

也就是說:人心不善,為人不正,拜佛也沒用。即使你很有錢,還很有權,如無善信、良心、衷心、孝心、初心而為善行善,終歸要以“人民的名義”處置、除之。又有人說:我老百姓一個,不求名利,但求無過。呃,“無過”即為善,你為自己家人“無過”就是在為家人付出大德之善,就是在行善。例如“子不教,父之過。”,你做到了嗎?如在做或做到,就是行善。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2

4、該如何行善?

行善,有很多種方式方法,但又形無定式、行無常形,隻要是你發自内心的善意、善良之舉(即善舉),都是在行善。

且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孫子兵法》);事無常态,人無常性”,人與人的認知不同、性格不同,你認為是在做善事,可他(她)卻不以為然或不領情,那怎麼辦?熱炒 涼拌,隻要是你心中有善有愛的真情流露,善與不善自在天理之中。

行善,如能做到日行一善當然好,如做不到,也是人之常情而不必拘泥。常言道:“心中有佛,所見皆佛”,為此“心中有愛,所行皆愛;心中有善,所行皆善”。是因:佛由心生,相由心生。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3

如是:愛由心生,善由心生。因此,行善除了“為名行善”,更要推崇樸實、普世的,有社會責任感和修心修性修德的“為民行善”!

我現在說說幾個“日常但不平常”的行善之舉,而且是可以做到“日行一善”的善舉,隻要你學會了、照做了,就能得到“五星高照”、“五福臨門”、“八方來财”!

(1)不發脾氣:

不發脾氣就是在行善,就是對你身邊人的尊敬,就是對你自己的尊重,是你在以善維和、方正圓融、向善和睦、上善有容。

俗話說“相由心生”,經常發脾氣不僅傷肝傷心、傷人傷己,還會傷到你的财氣和福氣,久而久之就會相由心生而改差你的命運。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忍一忍,讓一讓,東邊不亮西邊亮”。發脾氣,就是拿别人的過錯(或自己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原諒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男人的脾氣,影響他的事業;女人的脾氣,影響她的婚姻。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4

(2)多相信、常誠信:

“多相信常誠信”就是在行善相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别人、相信“相信”的力量;誠信,就是坦誠相待、恪守信用、做事“靠譜”戒欺。“相信”和“誠信”是需要一顆善心的,是需要“以信為本”的,是需要戒驕戒躁、戒惡(wu)戒欺的。這是佛教裡的“大善”(佛教用語)和儒道裡的“本善”(善與誠是天然之本)與“人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

可能你會說:“我心本善,奈何人心不古啊!”。确實!但是,我們可不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呢?那就是“人心不古,千奇百态,何必同流合污”?《三字經》有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是人性“本善習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習性卻相差很遠)的人性理學思想,是勸人向善的道德啟蒙偉作,我們何不重拾本善呢?

(3)多行三善:

行“語善,眼善,心善”就是在行善。除“善行,善心,善信”這三善外,還要在“語善,眼善,心善”這三個感官上“一日三省吾身”而行善,哪怕是取其一而“日行一善”。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5

語善: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雪。一句好話暖人心,惡語一句讓心寒。俗話說:“禍從口出”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在人際交往、待人處事中,語言是行為意思的直接或間接的表達,可以是“武器”,也可以為“糖衣”,亦可謂“忽悠藝術”,或為鬼谷子內楗術(說辭所謀術)說服他人之“三寸不爛之舌”之言辭。因此,語善要切忌“一言不合龍頟(e)候,擊劍拂衣從此棄”,而要“一言九鼎楚援趙,金玉良言銘肺腑”;切忌嘲諷、蔑視、戲弄、打擊、诽謗、造謠、中傷等的“惡語相向”,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辭中肯、言和心順。

還要深悟“言不可盡善,善不可盡言”(王陽明·明代哲學家、心學家)的精髓,即和人交談時,并不是什麼話都能說,也不是隻撿好聽的話說,說話時要留有餘地,不可一口說滿,也不能把自己的心裡話一股腦全抖出來,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語氣、情緒,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6

眼善:

看世間萬物,要心存善念。這裡有個“蘇東坡看佛印”論佛的故事:佛印說蘇轼“居士像佛”,蘇東坡居士說佛印“大師似糞”,佛印笑而不語,蘇轼哈哈大笑,後被蘇小妹嘲諷蘇轼是個大笨蛋,其實已被自己所罵。你知道為何嗎?因為“你心中有什麼,看到的就是(似)什麼,自己也就是什麼”,你視佛印為大糞則自己就是大糞。這就是佛說的:“心中有佛皆為佛”(心中有佛,則所見萬物皆為佛),心中有善皆為善。這更是為人處事的大道至簡的道理。也就是,你不把别人當人,你已不是人;你不把親人當親,你已不是親人。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7

心善:

是指常懷“渡人之心”、“利他之心”、“同情心”、“仁義心”、“道德心”、“愛心”,并以善行和誠信為本(即‘君子之道’),有“愛人如己”的心田美,她是主觀意願與客觀行為的“善與愛”的大義之美(是指既有善的本質又有愛的付出的高尚美)。

簡言之,心善就是又說又做、言行一緻的心美與行美的“心地善良”大義。而不是任人擺布、任人欺負的“愚善心地”小義,或被視為“軟柿子”,或被曲解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心善,是靈魂的返璞歸真,是人性的虔誠皈(gui)依,是善愛的心安理得,是幸福的滋養聖地。心善,則心寬、心正、心康、心安且必有福報。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8

5、行善快樂嗎?

行善快樂!行善,是“真情流露,天性使然”,行善是“同情心和愛的天性善舉”,行善是“讓生活充滿愛”,行善是“幸福的使者”。

行善,能潛移默化地善變你的做人模式,而讓人更加親近你、讓你更親和人,并讓你的人生旅途更加幸福燦爛。

一個人做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當你把行善當成了一種習慣,一種修為,一種生活常态,一種精神價值,幸福快樂已成你的生活雲裳。

來吧!讓我們一起:善行為本,行善為樂;幫助别人,快樂自己!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19

下篇标題:做生意,就是經營人的成人達己!

行善的四個境界(是日常而不平常的)20

敬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