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占有更大消費者市場,很多APP運營商通過推出新用戶注冊送禮券、首單折扣等活動吸引消費者。一些犯罪分子從中發現了“商機”。他們未經消費者同意,利用手機号碼在各大平台注冊并取得“新人權益”,從而牟取不法利益。近日,一起典型的“新人權益”被侵犯案件在南京秦淮區法院開庭宣判。
【利用開卡偷發驗證碼 獲取各平台福利非法牟利】
張某、左某、李某是通訊運營商第三方外包商工作人員,負責送卡上門并提供開卡激活服務。當消費者放心地把手機和SIM卡交給張某等人開卡操作時,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竟然玩起了貓膩。
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時紅說:“在辦卡的過程中,嫌疑人能夠得到消費者手機号。之後,他們會發送至一個專門的收這些手機号的群裡面。這個裡面是有專門的客服,他們拿到新的手機号碼之後會到各大平台進行注冊。注冊之後,對方會發送一個驗證碼過來到新卡上。嫌疑人看到新卡的驗證碼之後再迅速把驗證碼發回到群裡面,他們用驗證碼就可以完成各大平台上的注冊。他們利用這個注冊是為了能夠在各個平台上面領取新人優惠券。”
完成之後,張某等人會立即删除相關短信。而他們利用新号碼注冊獲取電商平台的“新人權益”也很快被轉移或使用。每注冊成功一個平台,他們将在當天或第二天獲得5到25元不等的收益。據調查,張某、左某、李某平均每個月都要經手數百個新号碼。他們在短短三個月内就輕松獲利數千元,甚至數萬元。
時紅說:“他們犯的罪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因為這幾名嫌疑人他們是在履職過程中的犯罪比其他一般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量刑是不一樣的,打擊的力度更大。其他人是獲利5萬元是三年以上量刑,而這些人獲利25000元以上,就是三年以上的量刑。”
3月10日,南京秦淮區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别判處張某和左某有期徒刑二年四個月、二年八個月;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分别處數萬元罰金。
【檢方提起公益訴訟 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由于張某等人的不法行為緻使大量人群個人信息安全遭到侵害,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在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南京秦淮區檢察院還對張某等人提起了民事公益訴訟。
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袁媛說:“其實這種類型的犯罪涉及的人數,或者說它的涉及面還是非常廣的。一方面,可能會侵害到他們一個财産方面的權益;另一方面,在現在網絡詐騙高發的情況下,也有可能通過這種手段申請銀行卡用于一些犯罪。我們通過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讓公衆知曉這種危害性和警惕,要注意保護自己的信息不受侵害。”
法院審理後支持檢察機關的公益訴訟,最終判決張某、左某、李某按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獲利賠償社會公共利益損失人民币共計38731元。同時,責令三人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目前,南京檢察機關已對各通訊運營商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其迅速開展專項檢查,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監管,建立和完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機制。
在這起案件中,很多消費者的“新人權益”被侵犯後卻渾然不知。檢察官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防止自己的個人信息被盜。如果發現有APP賬号非本人使用時,要及時更改密碼、注銷或報警處理。此外,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守牢個人信息處理的底線,不能受利益驅使,非法獲取、出售、提供、使用個人信息,更不能利用個人信息侵害人民群衆生活安甯、生命健康和财産安全等。
(黎明 王苗軍 報道)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