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科院檢測中心待遇?突破一個個“卡脖子”難題,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重慶農科院檢測中心待遇?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突破一個個“卡脖子”難題
重慶市計量質檢院實施人才強院戰略釋放青年人才科研活力
□ 謝旺江
在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重慶市計量質檢院)長度中心,每每碰到技術難題,大家總是習慣說:“去問一下周博士。”
大家口中的周博士,就是生于1986年的正高級工程師周森,也是重慶市計量質檢院幾何量計量測試技術帶頭人,重慶交通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碩士生導師。他主持和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場監管總局、重慶市科技局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2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4項,主持并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2020年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周森非常喜歡“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句話,也在工作中身體力行。在發動機複雜部件一體化高精度測量方法的研究過程中,周森帶領團隊30多次到企業進行現場調研。當時,由于發動機廠巨頭不斷下壓成本需求,導緻零部件供應體系内競争激烈,改善相關工藝實現提質增效非常迫切。測得準才能造得精。面對曲軸、凸輪軸等超出30道工藝點的複雜部件,周森團隊自主研發3種智能化測量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件,實現了5種部件一體化測量,測量精度達到1.5μm,處于國内領先水平,驗證結果得到了行業專家的高度認可,有效幫助企業打破了國外對發動機高端部件産品的壟斷。
納米計量“标尺”的缺失一直是國内先進制造産業的痛點。在這個主戰場,周森帶領科研團隊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納米領域社會公用計量标準,并深入先進制造産業從設計研發到生産制造的全鍊條各環節,有針對性地解決産業中與納米幾何特征參量相關的“卡脖子”問題,突破現有技術瓶頸。項目組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件,近3年來,開展科技服務次數達500餘次,參與編制3項國家标準。
為解決技術難題,周森不間斷跟蹤國内外優秀科研團隊的科技成果,每天閱讀國内外測量專業雜志論文至少一小時。在他看來,解決那些“卡脖子”難題,既是職責所在也充滿樂趣。
這樣的科技工作者,在重慶市計量質檢院并不少見。近年來,重慶市計量質檢院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大力實施人才強院戰略,遵循科技政策“放管服”指導思想和“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目标宗旨,不斷優化人才培育環境,先後出台了《科技創新團隊管理辦法》等文件,持續加大激勵力度,試點開展科技成果賦權轉化,讓青年科研工作者奮進,不斷增強科研人員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悉,重慶市計量質檢院自主培育的4個創新團隊中已有兩個被認定為“重慶市創新創業團隊”,一名科研人員于2021年被遴選為第18批“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其中,“流量計量創新創業團隊”在流量計量技術領域處于國内先進水平,CNG加氣機、燃氣表檢測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該團隊研發的标準容積為30m3的pVTt法标準裝置,是目前國内檢測能力覆蓋範圍最大的一套氣體流量原級标準,填補了國内大流量高準确度标準溯源研究空白;研制的防爆式加氣機檢定裝置、加油機自動檢定裝置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和産業化前景;制定的重慶市首個《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地方校準規範》,将重慶市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的一次達标率從不到40%提升至80%以上,有效助推了大氣污染治理,并引領重慶市油氣回收檢測技術應用走在了全國前列。目前,團隊已承擔了國家校準規範的制定任務。
《中國質量報》【市場監管 科技創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