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婵娟、玉盤...從古至今就有很多才子佳人借助月亮表達情意的詩詞歌賦。
月亮,或滿,或缺,都是那麼詩情畫意,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描寫月亮本身的詩詞。
《一叢花·溪堂玩月作》宋 · 陳亮 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隐寒光。危闌醉倚人如畫,隔煙村、何處鳴根。烏鵲倦栖,魚龍驚起,星鬥挂垂楊。 蘆花千頂水微茫。秋色滿江鄉。樓台恍似遊仙夢,又疑是、洛浦潇湘。風露浩然,山河影轉,今古照凄涼。
陳亮是南宋思想家、文學家,“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議論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
冰輪:形容冰清玉潔的滿月。
鏡天:形容明淨如鏡的天空。
練:白絹。
這兩句大意是: 圓月斜轉,仿佛在明淨的長天碾過; 月光像一匹白練鋪在江面上,隐隐約約地閃爍着寒光。
詞句以奇特的想象,精到的比喻,刻畫出月行中天之狀,寫出了曉月之圓潤,長天之清朗,江水之澄澈,月光之寒涼。用這兩句詞描繪江天月夜的景色,十分優美。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宋 ·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詩人,這首詞是為友人而作
金波:金色的月光。
皎潔的月亮在天空緩緩移動,灑下晶亮的光芒。像是一面騰空翺翔的明鏡,一定是經過了重新打磨。形容月亮明亮光鑒如鏡。
《春題湖上》唐 ·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這首詩是白居易即将卸任杭州刺史時所創作的一首杭州西湖春景詩。
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許多松樹。
月點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風景畫,三面群山環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鏡。群峰上,松樹密密麻麻排滿山面,千山萬峰顯得一派蒼翠。一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浮。
《暮江吟》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憐:可愛。憐,古作“憐”,憐愛,愛惜。
真珠:即珍珠。
農曆初三,月亮當已經出來,斜挂在西邊的天空。但由于是新月,很細,很彎,出現的時間也很短。九月已似深秋時節,晝夜溫差很大。到了夜裡,草葉上就凝結了一層細密的露珠。
這本來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在詩人眼裡,這些很常見的景物卻顯得與衆不同:露珠閃閃,如同珍珠閃耀;月亮彎彎,猶如彎弓一張。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宋 · 韓愈 日薄風景曠,出歸偃前檐。 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田野興偶動,衣冠情久厭。 吾生可攜手,歎息歲将淹。
晴雲:晴空中的雲片。
擘(絮): 撕碎的棉絮。
新月:初出之月。
這兩句大意是:晴空中的雲片如撕碎的棉絮,新出的月牙像剛磨過的鐮刀。
文學需要比喻,詩歌更離不開比喻。韓愈是善設比喻的文學家,他以撕碎的棉絮比喻藍天上飄浮的片片白雲,用磨過的鐮刀比喻夜空中的彎彎新月,貼切生動,啟人聯想。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評論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