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白帶乃女性陰道排出的一種陰液,色白或者無色透明,其性黏而不稠,常有而不多,無特殊臭味,是正常生理現象,乃陰平陽秘之表現,如王孟英所雲:“帶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潤,本非病也”。其主要源于宮頸腺體、子宮内膜、前庭大腺等分泌,由脫落之上皮細胞、遊離出來的少量白細胞、陰道杆菌等所組成。因為白帶排出量的多少受到雌激素的影響,所以即便王孟英提到白帶“女子生而即有”,但也要性成熟之後才會出現。有朋友又要問了,我月經完了十來天的時候,總是出現白帶增多,是正常的嗎?是,因為女子性成熟之後,體内激素随月經周期而波動,故而排卵期、月經前、妊娠早期,都可以見到白帶分泌量稍有增加,不做病論。
排卵期拉絲狀白帶
白帶的多少又有啥意義呢?中醫說來,白帶量多少可測陰精之多寡,陽氣之盛衰,痰濕之輕重。部分醫師受到固有認識之影響,比如炎症就是濕熱、火熱,閉經就屬于瘀血,開中藥罔顧辨證論治基本原則,可謂誤人不淺。比如部分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卵泡發育障礙,白帶也見稀少,經補腎之後,白帶變多,卵泡也見生長,是藥已見效,腎精充足之佳兆。有人隻知投以活血化瘀,不知補腎培元,是南轅北轍矣。也有卵巢早衰或者更年期患者,陰精虧耗(激素分泌減少),天癸将近,月經量少,陰道幹澀瘙癢,滋陰補腎後可見陰道幹澀減輕,經量增多,也是陰精充長之佳象。部分醫師隻見陰道瘙癢一個表現,便誤以為此病為陰道炎,妄用清熱利濕,冀圖止癢,日用而陰精愈虧,百無一效,誤矣,豈不聞陰虛亦能生風作癢耶?吾願醫者皆能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療效提高,是中醫之福,病家之幸。也有體胖畏寒之人,月經後期或者經閉不來,見白帶清稀量多,屬于腎陽虛衰,不能蒸騰運化津液,停聚生痰所緻。采用溫陽化氣治法之後,白帶量可以見到減少,也有朋友以為炎症便清熱解毒,服後不僅無效,而且精神委頓,食納不馨,也屬誤治。因白帶之顔色、質地,氣味有助于判斷疾病的性質,故而我門診時經常不厭其煩問患者白帶顔色黃白,是否粘稠,有無特殊氣味。雖男女有殊,然病家健康相托,醫者仁心,也顧不了許多。白帶量多,多屬于濕邪傷及沖任二脈,任脈不固,帶脈失約。因為前陰為肝經所過,所以我治療陰道炎的一個心得就是疏肝解郁,丹栀逍遙散頗為常用,法出于薛己。其次陰器屬于下焦,客邪久聚不去,也有不少因為腎虛者,知柏地黃丸屬于常用處方,我也是受到薛己啟發。明清以降,因批評薛己者如陳修園、喻嘉言、徐靈胎等影響巨大,很多治病好方法因此蒙塵,惜哉!或有白帶色黃,或者黃綠、灰黃者,白帶中有泡沫,味腥臭,量多,陰部伴見瘙癢或燒灼感,多見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病、子宮内膜炎等病。當然目前民風開放,陰道異物偶也能見到。中醫看來,黃色屬土,乃脾病濕熱下注所緻,若脈證相合者,清熱利濕止癢效果頗好。久病的話考慮是不是脾也虛了,傅青主易黃湯補脾又能利濕熱,即為脾虛濕熱下注所設。也有帶下色白若豆腐渣者,有朋友描述說像奶酪一般,有時外陰也附有白色的膜狀物且不易擦掉,伴有外陰瘙癢和灼痛,黴菌性陰道炎多見。此類疾病,肝經郁熱比較常見,丹栀逍遙散疏清熱健脾利濕多能解決,如果經後容易複發者,要考慮是否有肝腎陰虛的内因存在。有出現血性白帶,或者五色雜下,可見于排卵期出血、宮頸息肉、宮頸炎、宮頸腫瘤等疾病所緻,猶須提高警惕,完善相關檢查,以防不測。這次先談到這兒,有疑惑的朋友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更歡迎大家留言探讨中醫問題,感謝大家的關注!
#快問中醫# #快問中醫超能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