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眼看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臨近,而吃貨的夏天,又怎能沒有“麻小”?
縱觀全國龍蝦餐飲市場,今年,不僅線下,線上小龍蝦銷售也已經燃起戰火。
由于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相關經營者們攜帶各色小龍蝦,果斷轉戰線上,在各大平台的直播間賣力吆喝。
據了解,當前,線上銷售的小龍蝦主要分為三類,即真空包裝預制類、實體品牌實時閃送類、鮮活快遞到家類。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今年,一些線上平台的小龍蝦價格低得令人吃驚。
法治網研究院在抖音平台上搜索發現,北京某知名小龍蝦餐飲在直播間打出158元5斤小龍蝦(約110隻)并且五環内包郵配送。也就是說,大約1.43元消費者就能享用到一隻美味小龍蝦。在抖音平台,這類超低價小龍蝦比比皆是。
對于直播平台以低價售賣小龍蝦一事,《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饒偉律師分析,在小龍蝦質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屬于商家的市場選擇,無可非議。但小龍蝦作為人們喜好的一種食品,消費者在購買時享有保證人身健康安全的基本權利,而商家應保證其售賣的食品使消費者的人身健康不受損害的義務。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衆多直播間的小龍蝦品質參差不齊。多名餐飲業人士透露,其實,小龍蝦也有不同類别、制作程序上也千差萬别,那些特别便宜的,在品質、衛生、重量、售後服務等方面都要引起警惕。
據媒體報道,一些抖音主播根本不管相關門店的小龍蝦品質,甚至不會去門店查看,隻要傭金合适,就把團購鍊接挂直播間。
法治網研究院在黑貓投訴上調查發現,消費者對線上購買的小龍蝦早已诟病已久。
消費者投訴的領域主要集中缺斤少兩、不新鮮、新舊龍蝦摻雜售賣、虛假宣傳、配送包裝嚴重受損等方面。
此外,抖音直播間的評論區也有不少質疑聲音。
對此,《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中盾律師事務所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鄭曉靜律師認為,因疫情影響,一些地方實行封閉管理、停止堂食,線下消費需求疲軟,抖音等平台直播降價促銷小龍蝦,無可厚非,但一定要保證品質。而超低價銷售,背離價值規律,以次充好,很可能危害健康,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即使抖音等平台直播促銷,一定要注意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
饒偉表示,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對于超低價的小龍蝦,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做出合理的說明和解釋,是為了市場競争考慮,還是利用了等級低一些的品類,比如個頭就是小一些,或者品種次一些,或者産品環境差一些。“無論如何,商家都應保證基本的食品安全。如果商家做出了虛假宣傳,比如,本來是人工飼養的說成是天然野生的,本來一隻隻有30克卻宣稱一隻有50克,那麼都構成虛假宣傳或欺詐行為,因此應承擔法律賠償責任。”
對于小龍蝦賣家,鄭曉靜提醒,相關商販和企業一定要合法經營,不能為了短期利益,虛假宣傳,以次充好,銷售不合格食品。否則,相關廠商會受相應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都有明文規定。
對于小龍蝦消費者,饒偉提醒,消費者應注意保留消費的憑證,包括下單信息、外賣包裝物等,如果涉及到醫療費用等,還應保留相關的支出憑證。消費者對于超低價小龍蝦如果發現存在衛生、品質、重量、包裝等方面存在問題,首先,可以和商家協商要求商家退費,如果因為食用存在問題的小龍蝦導緻身體受到傷害,還可以向商家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損害賠償,賠償範圍包括但不限于醫療費、交通費、誤工費等實際損失。對于網絡平台上的商家,消費者還可要求網絡平台提供商家的真實經營信息,如果網絡平台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消費者可以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通過行業組織和第三方監督機構對商家進行協調處理。
再次,消費者還可向主管行政部門進行投訴,要求查處經營者在銷售食品過程中的衛生、品質、包裝等違法行為。
- END -
選題策劃/法治網研究院
文/李升、沈若水
聲明/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别其來源,如有版權争議,請聯系我們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