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燈的起源與作用

燈的起源與作用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4 02:39:57

燈的起源與作用?從簡體字看“豆”與“燈”毫不相幹,但寫出“燈”字繁體,,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燈的起源與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燈的起源與作用(燈的由來)1

燈的起源與作用

從簡體字看“豆”與“燈”毫不相幹,但寫出“燈”字繁體,

【燈】的繁體【燈】

可看出“燈”中有“登”,而“登”的結構有“豆”,這表明它們有一定的關聯。

【登】,字形如下

甲骨文

金文

從字形可以看出,【登】表示雙手捧着裝祭品的禮器“豆”向“上”走(雙足,即向上進獻之意),後來引申為上升、登高之意。

“燈”的繁體為“燈”,其結構有一個“豆”,可想知“燈與“豆”有關,事實也确實如此。

古人最早是用松明燃燒的火光照明,這在早期的遺址中已有發現。如甯夏海原菜園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13号窯洞西壁,發現有多處供插松枝用的孔洞,附近的壁土因火焰的烘烤而變色,這表明室内照明是用松明的。

進入商代,古人開始使用點燃動物油脂的燈具。點油脂和燃燒松明不同,

一是要有盛油脂的容器;

二是須有中心柱,以使火焰不至在油面上蔓延。

從出土文物可見,早期燈具與“豆”相似,甚至“燈”“豆”難分,這表明起初古人就是用“豆”盛油脂點燃照明的

因“燈”與“豆”有關,故早期名稱叫“登”,也寫為“镫”。(青銅時代後,指用青銅做的燈)。

《楚辭·招魂》中有“蘭膏明燭,華镫錯些”,說明戰國時已有“镫”的用法。但是當時還普遍叫“登”,見“《爾雅·釋器》說:“木豆謂之豆(桓),竹豆謂之笾,瓦豆謂之登。”木豆、竹豆用于盛食品,瓦豆則是盛油脂用來照明。

戰國勾蓮紋青玉燈

油燈簡易、方便,在我國使用的曆史很長。上世紀直到70 年代末,許多偏的農村地區未通上電,仍在使用油燈,有些簡易油燈同“豆”的形狀幾乎一樣。

形似“豆”的燈也稱為“豆形燈”。豆形燈的立柱,俗稱豆把,書名稱“檠”。古詩文中常見,如唐代大學者韓愈寫有《短檠燈歌》,

短燈檠歌

長檠八尺空自長,短檠二尺便且光。

黃簾綠幕朱戶閉,風露氣入秋堂涼。

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床。

太學儒生東魯客,二十辭家來射策。

夜書細字綴語言,兩目眵昏頭雪白。

此時提攜當案前,看書到曉那能眠。

一朝富貴還自恣,長檠高張照珠翠。

籲嗟世事無不然,牆角君看短檠棄。

借燈檠的長短諷刺了某些儒生身份改變後的心态。

戰國十五連枝燈

古代的有檠燈不全是在檠上安放個燈盤(盞),也有在檠上分出多枝,如3枝燈,5枝燈,7枝燈等。廣西貴縣漢墓出土一件10枝燈盞,宛如一株枝葉繁茂的扶桑樹燈(見圖)。燈的主幹為圓柱形,下端做成寶瓶狀。主幹上分三層向外伸出9條支幹,每支的頂端托着一個桑葉形的燈盞。最高層頂端是金烏燈盞。

漢代扶桑燈

相對于有檠燈來說,戰國後期發展起來的無檠燈造型多樣,特别着重裝飾觀賞效果,既是照明實用的工具,又是華麗精美的工藝品。

漢代長信宮燈

無檠燈的主體造型多為人物或鳥獸,已與“豆”沒有聯系。從出土的燈具可見,古人不僅對燈具造型,對照明也有了很多研究。

如河北滿城出土的著名漢代長信宮燈,其形為宮女跪坐形,宮女左手執燈盤,右臂上舉,袖口下垂成燈罩,燈盤可以開合,能随意調整燈光的照射方向和照度的大小。宮女身體中空,頭部和右臂可以拆卸,右臂與燈道相通,煙氣可以從右臂導入體内,設計極為精巧。這件燈具是分體鑄造,加工後拼合組裝,制作水平十分高超。

長信宮燈一定有諸多名頭:衆人皆知的國寶

“中華第一燈”

被認為是中國工藝美術品中的巅峰之作

獨一無二、稀有珍貴

......

樸實地說,長信宮燈造型輕巧裝飾精美,是一件既實用、又美觀的燈具珍品。它出土于劉勝王後窦绾墓内。全器刻有銘文九處,共65字,内容包括燈的重量、容量、鑄造時間和所有者等。從銘文推知,此燈原屬信陽夷侯劉揭,後幾經輾轉,終歸于劉勝王後窦绾。

漢代長信宮燈

不管燈具造型如何,古代照明都是利用火的光亮。漢代時,人們開始用帶“火”旁的“登”指燈具。再後來,“镫”用指“馬镫”,“燈”與“镫”區别開來。

随着古代燈具的使用,有關“燈”的詞彙逐漸豐富起來,如“燈火通明”,“燈紅酒綠”,“萬家燈火”等等。甚至由“燈”引出的故事也廣泛流傳。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有個叫田登的州官,要百姓避諱他的名字,因為“登”與“燈”同音,“燈”就被改稱“火”。元宵節放燈時,貼出的布告寫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給後世留下了“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諷刺。

“字”在博物,通過對文物中關聯關鍵“字”解讀,讀懂“博物館及其文物”中所傳承的人文地理信息,進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中國文化思維模式,了解中國大好山川。

.

.


我是漢字谷主,歡迎關注!

專注說文解字、快識字、古汀大語文、海外漢語,古汀漢字思維館

漢字師認證課程,讓你成為一名專業的漢字老師、海外漢語老師、一位漢字啟蒙師!

想了解詳情,關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識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體系》,可以關注本号,私信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