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觸電的現場急救方法

觸電的現場急救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8 22:01:08

每個人體内都有生物電流(一般極小),以及獨特的磁場。當兩個人電流磁場相近、頻率相同,雙方能夠互相感應,就像收音機接收無線廣播電台的訊号一樣,這大概就是歌詞裡的“觸電”。

不過,現實生活中的觸電,可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觸電會給我們人體帶來哪些傷害?觸電後該如何進行現場急救?人體的安全電壓是多少?

觸電的現場急救方法(甜蜜觸電傷了心)1

觸電的感覺可不甜蜜,那可是非常痛苦且危險的

觸電的代價

觸電是電擊傷的俗稱,通常是指人體直接觸及電源或高壓電經過空氣或其他導電介質傳遞電流通過人體時引起的組織損傷或功能障礙,輕者會灼傷,重者會發生心跳和呼吸驟停。超過1000伏的高壓電還可引起嚴重灼傷。閃電損傷(雷擊)就屬于高壓電損傷範疇。

引起電擊傷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是缺乏安全用電知識導緻的,比如說安裝和維修電器、電線不按規程操作、電線上吊挂衣物等。人體組織中有60%以上是由含有導電物質的水分組成,因此,人體是個導體,高溫、高濕和出汗均會使人體皮膚表面電阻降低,從而引起電擊傷。在意外事故中,電線折斷落到人體或雷雨時人在大樹下躲雨或用鐵柄傘被閃電擊中,都有可能受到電擊傷。‍

觸電後的四大急救大法

觸電後,到底該如何急救呢?當然是根據觸電現場的環境和條件,采取最安全而又最迅速的辦法——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常用方法:

觸電的現場急救方法(甜蜜觸電傷了心)2

觸電後,首先要想辦法安全地切斷電源

關閉電源:若觸電發生在家中或開關附近,迅速關閉電源開關、拉開電源總閘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挑開電線:若無法及時找到或斷開電源時,用幹燥木棒、竹竿等将電線從觸電者身上挑開,并将此電線固定好,避免他人觸電。

斬斷電路:若在野外或遠離電源開關的地方,尤其是雨天,不便接近觸電者以挑開電源線時,可在現場20米以外用絕緣鉗子或幹燥木柄的鐵鍬、斧頭、刀等将電線斬斷。

“拉開”觸電者:若觸電者不幸全身趴在鐵殼機器上,搶救者可在自己腳下墊一塊幹燥木闆或塑料闆,用幹燥絕緣的布條、繩子或用衣服繞成繩條狀套在觸電者身上将其拉離電源。

觸電的現場急救方法(甜蜜觸電傷了心)3

解救他人的同時,一定要做好自我絕緣

在解救他人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防止自身觸電。首先,必須嚴格保持自己與觸電者的絕緣,不直接接觸觸電者,選用的器材也必須有絕緣性能。若對所用器材的絕緣性能無把握,需在腳下墊上幹燥木塊、厚塑料塊等絕緣物品,使自己與大地絕緣。其次,碰上下雨天氣,在野外搶救觸電者時,原來有絕緣性能的器材可能會因淋濕而失去絕緣性能,解救他人時更需注意保護自己。另外,解救高壓電線觸電人員時,需注意跨步電壓,最好是在20米以外切斷電源;确實需要進出危險地帶,需采用單腳跳或大步跳的方式,絕對避免雙腳同時着地。‍

安全電壓要知道

觸電不僅會損傷身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那是不是所有的觸電都是危險的呢?顯然有特例—當我們手握電池兩極的時候就沒事兒,因為普通電池的電壓隻有1.5伏。那麼,人體的安全電壓是多少呢?

行業規定:安全電壓為不高于36伏,持續接觸安全電壓為24伏,安全電流為10毫安。電擊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于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和通電時間長短。電流強度越大,緻命危險越大;持續時間越長,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根據歐姆定律(I=U/R),我們可以得知流經人體電流的大小與外加電壓和人體電阻有關。人體電阻除人的自身電阻外,還應附加上人體以外的衣服、鞋、褲等電阻。雖然人體内部組織的電阻一般為1000歐姆左右,但是,影響人體電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膚潮濕出汗、帶有導電性粉塵、加大與帶電體的接觸面積和壓力以及衣服、鞋、襪的潮濕油污等情況,均能使人體電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經人體電流的大小是無法事先計算出來的。因此,為确定安全條件,我們往往不采用安全電流,而是采用安全電壓來進行估算。

而觸電緻死的關鍵卻是看電流的大小。脫毛衣時發出的火花,電壓高達幾萬伏,但沒有形成持續電流,所以不會電死人。因此具體問題還應具體分析。人在正常情況下(幹燥),安全電壓為低于24伏,越潮濕電阻越小,電壓越大,即電流越大。

雖然電能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觸電的後果也非常嚴重。無論是電能還是科學都是把雙刃劍,隻有正确地使用才能造福我們全人類,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規範用電、謹慎用電,這樣才能安全方便地利用好電能帶給我們的便利!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原标題“戳穿歌曲《觸電》的謊言”,作者徐海 、楚婉苓 、楊敏 、公明,有删改,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