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并州祁(今屬山西太原祁縣,山西太原古稱并州)人,為唐代溫彥博之裔孫,我國古代著名詞人,兩《唐書》有傳。溫庭筠雖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随家客遊江淮,後定居于雩縣(今陝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
關于溫庭筠的生年,史籍無載。溫集舊注斷為穆宗長慶四年(824年),夏承焘《溫飛卿系年》以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陳尚君《溫庭筠早年事迹考辨》雲生于德宗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唐才子傳校箋》同意陳尚君所考。以溫庭筠生幹貞元十七年算,卒于鹹通七年(866年),則他享年66歲。
溫庭筠少負才名,同其他有成就詩人一樣,自幼好學,苦心于筆硯,除善弦吹之音,尤長于詩詞。《舊唐書》本傳中說他“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在當時與李商隐齊名,時号“溫李”。《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豔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所以,時人稱為溫八叉”。在我國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數步成詩之說,而象溫庭筠這樣八叉手而成八韻者,再無第二人。 《花間集》收溫詞最多達六十六首,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填詞的詩人。詞這種文學形式,到了溫庭筠手裡才真正被人們重視起來,随後五代與宋代的詞人競相為之,終于使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成蔚為大觀,至現在仍然有着極廣泛的影響。溫庭筠對詞的貢獻,永遠受到後人的尊敬。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迹闆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極贊賞此聯,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闆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溫庭筠詩詞集,據《新唐書·藝文志》,當時曾有《握蘭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詩集》五卷,《漢南真稿》十卷,又有與段成式、餘知古等人詩文合集《漢上題襟集》十卷,知其創作頗豐。可惜其集不傳,今所見溫庭筠之詩詞,唯《花間集》《全唐詩》《全唐文》中所保存者。
除詩詞外,溫庭筠還是一位小說作家、學者。據《新唐書·藝文志》,溫庭筠撰有小說《乾巽子》三卷、《采茶錄》一卷,編纂類書《學海》十卷。可惜全部亡佚,現在無從探知其詳。尤其是《學海》十卷的亡佚,實在是我國學術史上的一大損失。如果《學海》能保存下來,必然會對學術研究和輯佚等工作大有貢獻。
作為晚唐著名詩人、我國詞史上的重要人物,溫庭筠詩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實在是古典文學寶庫中的一大損失。不但詩文集亡佚,連有關溫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現在難以考知溫庭筠的詳細情況,《唐才子傳》所載溫庭筠傳,也時序颠倒,舛錯支離。雖經有關專家的研究,也隻能知其大概。雖則如此,溫庭筠還是在文學史上大放光輝,名垂千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