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貴族子弟要學習六種基本才能,即“禮、樂、射、禦、書、數”,意為禮節、音樂、射箭、駕馭車、書法、算數。社會發展到今天,射箭倒成了一項娛樂活動,射箭由弓和箭組成,箭也稱“矢”。
“矢”字發展演變過程
我們先看一下“矢”的象形字,描繪的就是一支箭。和“矢”有關的漢字組合,自然和箭簇相關聯。
疾: :外邊是“疒(nè)”,也是一個字根,象形字指的是一張床,床上躺着一個人,所以和“疒”組合的字多與疾病相連。“疾”描繪的就是一個受箭傷的人躺在床上。古時候戰争不斷,身受箭傷也是極為常見的事,所以“疾”表示來得快的病,剛剛還好好的,突然就中箭了。“疾”也表示速度快,如“疾風知勁草”,因為裡面有“矢”,表示像箭的速度一樣快。
知 :右邊是“口”,代表說話。那麼“知”為什麼與箭矢有關呢?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好比老師為了測試學生的理解程度,學會的同學馬上就回答出來,就如同射箭的速度一樣,從口裡說出來。以上這兩個字,都是借用箭矢的速度造的字
短:右邊是“豆”,在古代是常見的禮器,在這裡并不是指谷物,是用來盛裝煮熟的祭品的盛器,它的高度如同箭矢一樣。古代在測量長度時,沒有标準的尺子,他們在制作了弓和矢的長度,都是标準的。弓長一些,可測量長一些的尺寸,而箭矢短一些,可以測量短一些的東西。還有矮、矩、矬等字,都是以箭矢的長短來造字的。
雉:是雉雞,為野雞。因為右邊也是“隹”,和鳥有關聯。雉雞“雉”與箭矢有關是因為雉雞擁有美麗漂亮的羽毛,很自然就成為古人射取的對象,于是射殺雉雞便成了古代重要的田獵活動。人們得到漂亮的羽毛後,就佩戴在頭上進行裝飾,如美猴王及戲曲穆桂英的造型,頭頂兩根長羽,就是雉雞的羽毛。
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字“ 猴”,“猴”是部首是“犭”,可見古人将猩猩、猿、猴都歸屬犬類。
“猴”和“雉”與“矢”造字,說明它們都是獵取的對象。古人用箭矢射猴并不是為了烹食(古書記載“有一個楚國人,烹煮猴子,請鄰友來享用,大家以為是狗肉,吃完後,主人告知是猴肉,大家一聽,各自把吃進去的肉全部吐出來。”)而是“猴”通“候”音,射候,表達官場以取侯爵的升官欲望。古代射猴,隻是把猴子當箭靶來練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