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年以前,北京市還有一個區叫崇文區,不過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并入了東城區。
曾經的崇文區
在崇文區,曾經有一座巍峨的古城門,名字叫崇文門。
崇文門的名字經曆了明清兩代,有500年左右的曆史,不過要說有這座門的曆史,就要往前回溯到元代了。
元代的時候,這裡也有一座古城門,名字叫文明門,這座元代的古城門在什麼位置呢?
元大都平面圖,最下面靠右的,就是文明門
在崇文門拆除的時候,人們赫然發現,在巨大的青色牆磚掩蓋下的,是一座夯土的古城門,城門前額牌匾上寫着的,就是“文明門”。
元代的城牆是夯土築成的,什麼是夯土呢?
就是把一層層的土,用石頭夯或者木頭夯壓結實。中國古代用這種方法築城牆的曆史有四五千年了,我們今天依然在追慕的大唐,是用這種方法築造的城牆。
夯土古堡
要想用土築造出好大厚實的城牆,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個是要用夾闆把土固定起來。春秋時期一篇名文《燭之武退秦師》中,晉國與秦國一起進攻鄭國,鄭國的燭之武想離間秦穆公與晉國的關系,就說道,秦國對晉國國君上位有很大功勞,晉國國君許諾給您幾座城池作為回報,結果呢,“朝濟而夕設版焉”,就是說,早晨渡過了秦國和晉國之間的界河,晚上就指示這幾座城用固定好夾闆開始築城牆。
做多人可能有疑問,土做的城牆,那能多高?這就涉及夯土築城牆的第二個條件了:用粘合劑。
古代沒有什麼化學功業,粘合劑也是很簡單的米粥之類的膠體,不過呢,還是挺管用的。
土城牆有兩怕,一個是怕高,一個是怕水。
說土怕高恐怕很難理解,人才會恐高嘛。換一種說法就是,土城牆不能堆太高,否則自己的重量就把自己壓垮了。現在能夠确認的夯土古城牆都不太高,最高的也就18米左右。
說土城牆怕水就很容易理解了,土能不怕水麼,那怎麼解決呢?
這是延慶的雙營古堡,是保存比較完好的夯土城牆,一層一層很清晰
元朝的崇文門,在雨季是有“雨衣”穿的。每年政府都要采購大量的蓑衣席子,連接成大塊的給土城牆“穿上”,這樣雨季的時候,雨水就能順着蓑衣流走,城牆就不會直接被雨水沖刷了。
這個“笨”辦法堅持了元朝100年,也是挺難為這群古人的。
這是穿蓑衣的人,穿蓑衣的城牆可以展開想象
即便這麼辛苦地給城牆穿“雨衣”,也抵抗不了土城牆本身怕水的特性,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城牆垮塌的事故,朝廷要專門撥款維修。
到了明朝,直接就換成了青條磚修築的城牆,也許是元朝的文明門選址太好了,也許是周邊的人走慣了,反正新建成的城門直接把舊城門修在了裡面,這也就造就了“城門套城門”的古今奇觀,曆史真是奇妙。
建成的新城門改了名字,就是今天我們熟悉的“崇文門”。雖說位置相同,崇文門可比元代的和義門高大威猛多了,換成了青條磚,高度不是問題了,崇文門高度達到了39.1米。
崇文門
這在兩層小樓都不多見的明清時代,這座按照現代3米1層的單元房,那可是13層的“大廈”,俯瞰半個半個北京城那還是妥妥的。
我們今天很多人都熟識這個地方,名叫崇文門,但是在在古代,崇文門這個名字反而顯得過于文雅,而很少為人所知,大家熟識的名字叫哈德門。
哈德門香煙
東門為什麼也叫哈德門呢?據說元代在崇文門内有一座王府叫哈達大王府,那哈達大王是誰呢?現在已經不可考,也就是說查不出來他是誰了,但是這個名字卻流傳了下來,大家叫他哈大門,然後以然後口誤的話諧音的話以訛傳訛也就成了哈德門。有一些文人墨客也覺得哈德門不夠文雅,改為海帶們書寫,但是這個名字畢竟沒有哈德門之名,大家熟識的話還是哈德門。
時事變化歲月變遷,當初的崇文門,元代的文明門已經不複存在了,隻變身成一個地名,我們隻能從照片中去懷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