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HiFi最大的受衆是哪個群體?這個問題可能不少人都無法第一時間給出答案,隻能是給出一個模糊的回答:“喜歡音樂的人”,那麼再細分一些呢?比如喜歡哪些音樂的人?問到這裡估計大多數人都抓瞎了,而且估計也沒多少人去統計過這個數據。
不過,作為一個從高中就開始在HiFi圈折騰的“大冤種”,我倒是可以給出一個明确的答案:ACG愛好者,當然你也可以稱之為二次元愛好者。對于不熟悉HiFi圈的人來說,這個答案或許多少有點讓人困惑,畢竟HiFi在路人的印象中總是與高端音樂圈子聯系在一起,不是應該聽一些古典樂、爵士之類的嗎?
實際上,ACG音樂愛好者在耳機HiFi圈裡的比例并不小,甚至如果把各種音樂類型細分出來,ACG群體應是人數最多的。當然,主要的原因是年輕人普遍熱衷于ACG作品,在龐大的受衆群體下,即使隻是一小部分人想要擁有更好的聽歌體驗,那麼在HiFi這個小圈子裡也會顯得人數衆多。
而且,HiFi在小衆愛好圈子裡也遠稱不上有多高端,入門級的耳機圈子,門檻甚至低到幾百元,這也是許多學生黨能夠承受的價格上限,遠低于單反等其它數碼圈子。既然HiFi耳機圈的相當一部分受衆是ACG愛好者和學生黨,那麼是否可以投其所好呢?
所以,我們看到了HiFi耳機圈頗為神奇的一個分類:ACG耳機。
HiFi耳機的秘密武器說到HiFi耳機,路人或許會想到索尼、beats(當然beats與HiFi并不沾邊)等品牌,比較懂行的則會想到鐵三角、森海塞爾、AKG等品牌,更懂行一些的就是歌德、STAX等小衆品牌。再往上呢?再往上就不燒耳機了,改燒大房子和音箱,咳咳,扯遠了,反正就HiFi耳機品牌而言,國外品牌的知名度遠大于國産品牌。
對于想要挑戰國外著名品牌的國産耳機廠商來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性價比路線,将千元級别的HiFi耳機價格打到百元級,用50%的價格做到海外品牌的同等水平。第二條路則是投其所好,簡單來說就是進行品牌建設,專注于特定群體,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ACG群體。
國内最早将産品聚焦于ACG群體的品牌尚不可知,但是做得最成功的應該就是水月雨,作為一個誕生時間并不長的耳機品牌,水月雨憑借精準的産品定位和營銷,迅速在國産耳機市場裡站穩了腳跟,甚至一度成為國内ACG耳機的代表之一。
現在去耳機吧之類的入門HiFi愛好者社區轉兩圈,總能看到有人詢問水月雨的耳機是否值得買,單就知名度來說比那些早他幾年甚至10年成立的國産耳機廠商都不遑多讓。不過,水月雨在成立之初卻遠遠談不上有多好,某種程度上是老闆在用愛發電維持品牌的運營,甚至一度迷茫是不是走錯了路線。
彼時的國内耳機市場競争激烈,海外廠商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國内則是以HiFiman、VSOINC、達音科等廠商為首,在中低端市場瘋狂内卷。得益于品牌之間的内卷結果,國内的中低端耳機市場早已飽和,一個新的品牌如果沒有亮眼的技術或是賣點支持,基本是混不出什麼名堂的。
圖片來源:官網
水月雨在最初就是如此,沒有亮眼的技術也沒有著名圈内人士站場,賣點就是創始人對ACG音樂的了解,承諾水月雨的耳機會是更适合ACG音樂的平價産品,簡單來說就是ACG向調音。但是,當時主打ACG的耳機并不少,水月雨的産品特點并不突出,很難從中脫穎而出,相當一段時間裡都是入不敷出。
那麼轉折點從什麼地方開始呢?從一個二次元的看闆娘開始,不知道是朋友出的注意還是創始人想出來的方法,水月雨給自己的品牌創作了一個看闆娘,并且開始随産品附贈看闆娘的周邊。
圖片來源:淘寶
雖然二次元看闆娘并非是水月雨成功的唯一原因,但是從過程來看,獨特的二次元看闆娘讓其在ACG群體中很快就獲得了大量的關注,而且産品本身的性價比還算不錯,價格也不貴,在與其它産品競争時,ACG愛好者自然會更偏向于看起來就是“圈内人”的水月雨。
當然,主要賣點依然是性價比和ACG向調音,但是二次元看闆娘也作為品牌特色保留了下來,并且作為品牌特色一直在運營。現在打開水月雨的淘寶店,看闆娘已經不止一位,而且還新增了多種特色産品,比如内置二次元萌娘語音系統的TWS耳機,屬實是把二次元IP玩明白了。
水月雨的二次元風格化計劃成功後,很快國内也有一些廠商開始跟進,比如天使吉米,就将二次元形象與性價比兩個套路用到了極緻,在短時間内就建立了自己的知名度。甚至連前段時間很火的9.9元原道耳機,後續也推出了名為“原道醬”的二次元形象。
注:天使吉米及附帶的周邊
注:原道醬
圖片來源:淘寶
對于想要快速建立用戶群體認知的國産耳機品牌而言,二次元形象化俨然成為了秘密武器,一個精美的立繪,能夠讓ACG群體快速記住這個品牌和産品,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投入少見效快的一個手段。
不過二次元形象隻是輔助,最終能夠讓産品被用戶所接受,依靠的還是産品本身的質量,不管是水月雨還是天使吉米,亦或是9.9包郵的原道,他們的産品在同價位都是有着一定競争力的,否則即使是二次元形象也無法留住用戶口碑。
HiFi耳機與ACG的不解之緣實際上,将HiFi耳機與ACG聯系起來并非國人的首創,在HiFi設備的重要市場——日本,商家很早就将自己的産品與熱門的二次元IP聯系在一起進行宣傳,甚至會推出各種定制産品,對耳機與ACG的熱情,日本人遠在國人之上。
最初的業務是假牙開發,後續開始涉足助聽器、耳機行業的FitEar才是二次元耳機品牌的首創者,其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二次元形象,并且開始進軍ACG受衆市場。當然,這與FitEar的老闆是個老宅男有關,正因如此,FitEar的調音也是極度ACG向,在日本一直都有着ACG音樂神塞之稱。
圖片來源:官網
相對于國内的水月雨、天使吉米,FitEar早期的耳機均為定制産品,後續推出采用公模設計的togo!334,售價同樣超過5位數,是同時期索尼旗艦耳機價格的3倍。除了FitEar,日本著名的耳機品牌如索尼、鐵三角、天龍等都與ACG市場關系密切,索尼更是一個聯名狂魔,時不時就會與熱門IP合作推出定制産品,而且往往都能銷售一空。
為什麼ACG與HiFi耳機的綁定會如此密切?實際上很大程度與日本是有關系的,作為ACG大國,日本在這個領域創作了許多經典作品,同時也留下了大量讓人印象深刻的音樂作品。比如最終幻想10的《素敵だね》,隻要是玩過這個遊戲的朋友,恐怕光聽到前奏就能回想起遊戲裡的劇情。
不僅僅是ACG,日本的音樂産業也十分發達,稱之為亞洲之最也不為過。所以,在日本龐大的音樂市場帶動下,HiFi需求十分旺盛,而與音樂有着緊密聯系的ACG産業,自然也就成為HiFi廠商們争奪的一個焦點,
不過,随着ACG群體與HiFi耳機圈的接觸,用戶群體也逐漸産生了分裂,一邊是追求高保真、三頻均衡的泛ACG群體,一邊則是追求女聲、小編制的女毒群體,後者其實與HiFi的原本概念是相去甚遠的,但是卻也往往最符合重度ACG愛好者的喜愛。
所以,如果你并非ACG 女聲的音樂受衆,那麼看到類似的二次元HiFi耳機時,建議還是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喜好範圍是否與以上幾種情況重合吧,如果是常聽搖滾、金屬等重低音音樂的朋友,建議直接忽視ACG向的HiFi耳機,以免造成錢财的損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