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
12月06日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這首《春望》,也許很多小朋友都背誦過,它講的是詩人杜甫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尤其是那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更是體現了詩人對于親人的思念。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家庭、家人對于古人來說占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好了,讀完了這首詩,我們就來學寫這首詩中的“家”字,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吧~
不同的“家”字
“家”字的由來
“家”字是上下結構。甲骨文中,上面的“宀”代表着是房屋,下面的“豕”代表着豬,原本的意思是屋裡養着一頭大腹便便的豬。對于古人來說,圈養的生豬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畜養生豬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這也就是“家”字的由來。
點評時間
這是我們昨天學習的“國”字。謝謝來自北京的李俏霖小朋友把她的作品發送過來,這位小朋友也将獲得央視少兒送出的精美禮物。我們來聽聽書法專家的點評吧!
作者:李俏霖(北京) 9歲
名家點評
蘇士澍
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該字布局合理,結構準确,很有章法,尤其是中鋒用筆圓潤有力,9歲孩子已屬不易。繼續加強練習,未來值得期待!
怎麼樣,小朋友們,這個“家”字你學會了嗎?不妨自己動手寫寫,關注“央視少兒”微信公衆号或下載“央視少兒”客戶端都可以上傳給央視少兒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