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鐘
成語不用錯 學習更輕松
邯鄲學步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成語是“邯鄲學步”[hán dān xué bù],它的意思是指隻會模仿别人,結果不但沒有學會别人的東西,還把自己原來的技能或者長處都弄丢了。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業。”戰國時候有個壽陵少年覺得邯鄲的人走路很美,于是就過去學人家怎麼走路,結果去到之後好看的走路姿勢也沒學會,反倒是忘記了原來是怎麼走路的,最後隻能爬着回國了。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也太誇張了吧,怎麼可能學個姿勢學到自己都不會走路了,那些學做模特到最後沒學會的怎麼辦?
是的,很多學者也是這麼想的,于是,他們研究出了一點東西。也許,當年這個壽陵少年學的“步”并不是走路的姿勢,而是“舞步”。當年趙國邯鄲有一種特有的舞步,是踮起腳尖來表演的,有點類似今天的芭蕾舞。少年真是因為努力學習這種舞步,所以才導緻腳趾受傷,最後沒辦法用正常的姿勢走回燕國。關于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傳說,後來少年成了燕國著名的舞蹈家,就連燕國太子丹為刺秦的荊轲送行的時候,他也在表演的名單裡面。
所以,使用這個成語的時候要注意,隻有那種模仿别人沒學會,然後自己的東西也丢了的人和事,才能用這個成語。不要隻是别人去學習别人的長處就說是邯鄲學步。
上遊君造句
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也不能丢掉,否則就是邯鄲學步,得不償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