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個子,大上海的專屬味道
提到城市的名字,你腦海裡浮現出的第一個詞是什麼?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專屬印記,就像每個城市的代名詞,100個人就有100個城市的代名詞,比如北京,有人首先想到的是長城,有人卻想到四合院,而在吃貨眼裡,隻看得到各種好吃的,比如糖葫蘆、烤鴨、東來順…………
提到上海,吃貨們必想到城隍廟的美味小吃,尤其是五香豆。
遠近聞名,成為吉祥物的“快樂豆”
不知道現在上海80年左右的小夥伴還記不記得這樣的場景,那時候隻要打開收音機,總能聽到電台裡傳來這句話,“不嘗老城隍廟五香豆,不算到過大上海!”天氣預報、整點新聞的節目裡成天都是這個聲音。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老城隍廟奶油五香豆是各方來客到上海後必帶的手信禮,不管是送人還是自吃,那軟中帶硬、鹹中帶甜的口感,中西合璧的特殊味道,從舌尖到心裡讓人記住了這座城市海納百川的特質。
1997年第一屆上海旅遊節,以五香豆為原型的“快樂豆”成了首任吉祥物。世博會期間,五香豆也銷得供不應求。許多名人都曾在老城隍廟品嘗過這粒小豆子,比如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等。
早在1930年前,上海已有以桂皮、茴香等香料燒制的小青豆制食品,頗受市民歡迎。上海五香豆又稱奶油五香豆,是由上海城隍廟“郭記興隆五香豆店”首創,又稱做“城隍廟奶油五香豆”。奶油五香豆又有何過人之處呢?
一是選料。老城隍廟奶油五香豆挑選極為嚴格,選用的是浙江慈溪等地的白蠶豆。
二是工藝。燒煮時分為頭鍋和二鍋。頭鍋俗稱淡水鍋,明火燒煮20-25分鐘,二鍋叫糖鹵鍋,水中鹽分飽和程度要達到剛剛好,鍋裡的陳年“老鹵”,是五香豆廠的秘方。其後調味,多次翻拌冷透後,五香豆上就會神奇地顯現出鹽霜。
老人們還喜歡說叫它“冊屁豆”,拿句不太上台面的話來解釋就是“一個豆七個屁”,這就是五香豆對腸胃的作用。
老城隍廟附近的的居民施海根先生曾在美國的媒體上發表過一篇文章。裡面寫到,在美國,上海的五香豆被當地人當作“中國口香糖”,用來練牙。
其實品嘗五香豆還有不少“小訣竅”哦,知曉其中“奧義”才能更加領略到這顆豆子的與衆不同。
一含:将奶油香豆含在口中,慢慢享有,在舌蕾的品嘗下,讓豆在口腔中翻動,讓鹹味伴着奶油相眨時在你的眉宇之間流露出來。
二咬:含約30秒左右以後将豆慢慢咬開,瞬間人有天然植物的口味與甜蜜的芳香在口中蕩漾。
三嚼:慢慢地細嚼,咀嚼到越細越佳,使豆中的甜味全部滲透到口腔中。
四回味:閉上眼睛回味從鹹到甜的感覺,感受甜到滿口生香的過程,使人回味遐想,其樂無窮。
老城隍廟的五香豆,鹹中帶甜,甜裡有鹹,就像人生。不管什麼時候來上海,當然不能忘了把五香豆作為手信禮,這不僅是一顆能嚼出生活味道的健康豆,更喚起深藏在城市中的記憶,同時也濃縮了一個時代的人文情懷。
部分圖片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删請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