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産品經理入門必看書單

産品經理入門必看書單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3 11:29:27

産品經理入門必看書單(0号公路-一個18年産品經理的職業複盤-第一季)1

第一季:初出茅廬---第四篇:睡袋文化

當我意氣風發的進入公司後,我才知道之所以MT如此緊急的招人,是因為公司現在有四個産品要在一個月後同步上市,很缺人手,尤其是在産品封盤之前的工作,沒有人做,自然,這些工作就交給了我們這些新入職的人。

一切都是那麼的緊急,在入職的當天,公司就安排了一個很NB的人給我們這些菜鳥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培訓内容其實在現在看來,和産品管理幾乎沒有什麼關系,就是給程序員做些輔助的工作,比方說打包、制作CHM什麼的。

當然,那個時候我對産品管理也不知道是什麼,自然認為這是産品經理應該做的,同時,又十分珍惜第一份工作,因此,學得特别認真。

這次培訓隻進行了半天,下午我們就各自領到了自己的工作,當然,讓我不解的是,在領到工作的時候,我們還從行政那裡領到了臉盆、牙膏、牙刷、香皂、還有一個睡袋。

後來和公司的老人們聊,才知道公司有著名的“睡袋文化”,也就是說,加班什麼的基本屬于正常狀态。

但是對于我來說,還是覺得很新鮮,我就如同一個新兵被突然送到戰場一樣,既興奮,又忐忑,但更多的還是忐忑。

倒不是因為擔心做不了工作,而是生怕自己做不好,丢面子,因此格外的賣力去做,甚至都忘了自己是來做産品經理的,就感覺自己是台機器,不停的做着重複的工作,最忙的時候,竟然3天4夜沒有離開過工位,看着太陽升起又落下,連吃飯都是在座位上,因為對我來說,我隻有一個月的時間去交一封答案,否則,肯定會被淘汰的。

隻記得那個時候,公司規定,8點以後算正常下班,加班就沒譜了,餓了公司管飯,累了睡袋中休息一會,有時候是通宵,最早的也到淩晨以後了。

在那一個月裡,我真的理解了什麼是軟件公司了,太累了,累的和SB似的,一個電話就得立刻到公司,管你手裡有什麼事情,不過,在我當時幼稚的心裡,竟然認為加班也是一種炫耀的資本,哈哈。

一個月很快就到了,我滿以為通過我們的努力,肯定封盤上市了,但是上面命令下來了,繼續加班,産品還沒有到封盤的标準,當時我就納悶了,不是定的是1個月後嗎,難道沒有規劃好,不過上面有了命令,咱執行就可以了,一個星期,半個月,還是沒有封盤的通知,結果又過了一個月,才最終完成封盤,我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也就是說,原定一個月要封盤的項目,整整延遲了一個月。

在這兩個月裡,我睡了一個月的睡袋,我現在深刻體會到睡袋文化是什麼意思了,就是告訴你,以司為家,除了不給老婆,啥都給你。

我當時的體會是什麼呢?

1)無休止的加班,美其名曰睡袋文化,當時在公司,經常會看到穿着拖鞋,短褲的開發人員淩晨遊蕩在辦公區,和躺在工位下呼呼大睡的程序員。

2)混亂的管理,這種混亂體現在各個方面,就拿當時我打交道最多的研發部來說吧,有一次,我和我那個産品的項目經理要以前産品相關的文檔,想了解一下這個産品的以往記錄,結果那個項目經理無奈的和告訴我,“别說你了,我來了這麼長時間了,都沒見到一份和産品相關的文檔”,我問他那公司怎麼确定産品啊,他說,很簡單啊,幾個程序員湊到一塊,聊一下要做什麼功能,然後就開工了。

3)當時對于這種情況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采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情況,當然,對于我個人來說,其實隻是處于非常簡單和原始的初衷:就是不想加班!

那種剛入公司時的興奮和熱情随着混亂的狀況灰飛煙滅,難道這就是軟件公司的工作文化,是不是其它軟件公司也是這樣呢?

後來随着經曆的多了,有能力更深入的分析這些問題了,我發現,在當時,很多軟件企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大緻說來,就是以下幾點:

1、産品無方向,沒有規劃:前面說過了,整個過程中,竟然沒有任何文檔來記錄産品的發展過程,讓産品的繼承者無法了解産品的思想和方向,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調。

2、對用戶需求不能足夠重視:老總的思維是跳躍的,是的,跳躍的思維在技術上是有利的,但是放到産品上就出問題了,經常會跳出許多看似好玩,但是用戶根本不用的想法,浪費了人力,物力,結果還招來用戶的埋怨。

3、産品版本沒有重點,對風險沒有足夠重視:一大堆功能,定下了就不能改,從來不劃分優先級别,死活都得做完,不管在具體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就是耽誤上市時間也得做完,晚上市幾天沒關系,但不能讓人笑話咱們技術不行,因此經常是封盤日期延誤,員工頻繁加班。

4、工作沒有流程,職責不明:一個項目組的成立經常就是CTO把幾個人叫到屋子裡開個會,項目組就算成立了,然後就開始做,也不立項,也不說明各自的職責,等出現問題了,就你推我,我推他,當時就出現了一個事情,贈送的視頻盤,因為職責不明,壓完盤以後,才發現音頻無法解碼,大概損失了10萬元。

5、極度忽視交流和版本管理:在開發中,當出現一個問題的時候,通常的做法就是幾個程序員湊到一起,讨論一下怎麼做,讨論完後,就各自做各自的,從來不交流,也不記錄是如何解決的,軟件版本也沒有人管,搞的測試的兄弟一天到晚累的要死,最可憐的就是測試的兄弟,白天累不算,等到晚上了,程序打完包後,還可以休息一會,測試就不行了,得不停的測,然後把bug告訴程序,竟然沒一刻能休息。

究其原因,抛開公司制度了,管理觀念了這些大的方面,說一個大家都有感受的吧:就是公司的創始人和産品創始人都是技術出身,大腦中始終追求的是技術至上的标準,他們認為,從我手裡出來的産品就不能有缺陷,否則就是丢人。

對于他們追求完美的精神,确實值得我去學習,但是對于追求市場份額的公司來說,追求完美往往就等于失去市場機會,因此,對于技術起家的公司,我在以後的工作中,都是十分慎重的,技術的完美不一定能做出用戶滿意的産品,糾纏于完美的技術解決方案之中,這種公司很大概率會跑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