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1:58:43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1

大閘蟹、帝王蟹、皮皮蝦、花蛤、蛏子、生蚝、多寶魚……10月1日12:00,在“馬大姐海鮮”攤子上,3層的玻璃水箱裡,有8、9種魚蝦蟹貝等待着“主人”的到來,攤主馬桂蓮和女婿陳力強站在水箱前,正在用繩子綁螃蟹。

通州梨園水果農貿市場裡海鮮市場入口處的攤位上,“馬大姐海鮮”牌子,紅底白字,格外顯眼。“受疫情影響,日常生意慘淡不少。”馬桂蓮表示,“國慶期間,客流量、收入會增多一些。”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2

3個攤子減至1個 “馬大姐”不甘放棄依舊堅持

通州梨園水果農貿市場内,原本約有18家海鮮攤位,如今隻有4、5家還在堅持,“馬大姐海鮮”就是其中之一。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3

疫情前,海鮮生意紅火,馬桂蓮有2個海鮮攤位、1個魚肉加工攤位,兒子、女兒一家都來幫忙。現在,受疫情影響,隻保留了一個海鮮攤位,較受歡迎的進口三文魚無法售賣。若顧客購買多寶魚等魚類産品,依舊可以幫忙處理。

看着市場内不少同行關閉攤位回老家謀生,自己收入也在減少,馬桂蓮内心很是難受。每月1萬多的攤位租金和4000多的房租以及油費、孩子上學的費用等等,這些都是一家人心頭上懸着的石頭。“當初為了謀生來到北京,因為疫情,賠了20多萬。”兒子兒媳帶着孩子回老家上學了,馬桂蓮也萌生了關閉攤子回老家種地的想法,“但沒有種地經驗,又不甘心就此離開,隻盼着疫情趕快過去,生活好起來。”

經營海鮮攤近7年 每天忙碌17個小時

1998年,馬桂蓮的丈夫從家鄉福建北上,剛開始在鳥巢附近擺攤,後又輾轉紅領巾、熊環島、健翎橋多地擺攤,“當時還掙了一些錢,2016年左右到了通州梨園水果農貿市場,算是‘定居’了下來。”馬桂蓮告訴記者,以前還雇有幫工,“現在攤位縮減後,日常主要就我和丈夫、女婿陳力強看管攤子。”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4

陳力強在看管攤位

每天淩晨三點,馬桂蓮一家人就開始忙碌,丈夫開着面包車前往王四營海鮮批發市場或京深海鮮市場進貨。早點出發,是為了方便挑選質量好價格便宜的海鮮。海鮮運到攤位後,一家人馬不停蹄地卸貨、把海鮮洗幹淨、螃蟹公母分開,活的海鮮入水箱,死的海鮮放入冰櫃便宜處理。等把攤子的衛生打掃幹淨,差不多7點開始營業。

在“馬大姐海鮮”攤,每天9點至10點、16點至17點,這兩個時間段客流量較多,花蛤、蛏子、蝦這類便宜的海鮮,比較受歡迎,顧客中老年人占比大。對于年輕顧客較少,馬桂蓮猜想有3個原因:疫情期間,年輕人收入減少、需要還房貸車貸、生二胎開銷大。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5

海鮮如果當天賣不出,收攤後放入冰箱,第二天折價出售,甚至直接丢棄。再将攤位衛生收拾好,回家的時候,已經到了晚上8點。每天忙碌近17個小時,看到别人國慶在計劃着出遊,馬桂蓮表示:“我們沒有假期。”

國慶當天半天營業額達5000 顧客多為回頭客

國慶小長假第一天,記者剛走進通州梨園水果農貿市場,映入眼簾的就是“馬大姐海鮮”,馬桂蓮和陳力強正在給顧客購買的螃蟹綁繩子。此時剛好12點,市場裡的顧客零零散散。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6

“今天國慶第一天,各種年齡段的顧客都有,一上午就賣了五千多塊錢,平時頂多一兩千。”看着半天的“戰績”,陳力強顯然是開心的,“根據往年國慶節的經驗,今天一整天的收入應該有上萬塊錢!”

國慶節七天,并不是每天都有如此多的收入,因為很多人會選擇出遊,“一般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營業收入較多。”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7

經營多年,國慶節期間,前來買海鮮的多為回頭客。剛購買完16隻螃蟹的市民徐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從去年開始在“馬大姐海鮮”攤購買海鮮,特别是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前來采購一番。

據馬桂蓮介紹,一位住在四惠的王大哥,年年國慶節通過微信預定海鮮,今年也不例外。出于對“馬大姐海鮮”攤海鮮質量的信任,通過微信預定海鮮的回頭客有很多。馬桂蓮和陳力強根據訂單挑好海鮮後,便通過閃送為顧客送貨上門。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8

中午12點半 ,出來買菜的市民漸少,馬桂蓮和丈夫先行離開攤位去吃午飯。陳力強一人照看生意,看到有人經過,便主動搭話詢問是否需要海鮮,并根據顧客口味及烹饪方式,推薦合适的海鮮……

圖文/北青社區報實習記者韓鳳蘭

中秋海鮮旅遊攻略(國慶緻敬别人計劃出遊)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