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甘肅生态旅遊業

甘肅生态旅遊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2 09:09:54

甘肅生态旅遊業(甘肅古浪長城資源靓)1

圖為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境内的漢長城遺存稱溝台壕塹。(資料圖)甘肅省文物局供圖

圖為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境内的漢長城遺存稱溝台壕塹。(資料圖)甘肅省文物局供圖

中新網蘭州6月19日電 (記者 馮志軍 李亞龍)組織千名徒步愛好者參加長城徒步走,開展長城圖片流動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長城文化宣傳和保護,成立基層長城保護宣傳隊……近年來,擁有百餘公裡漢明長城資源的甘肅武威市古浪縣不斷加大保護力度,并持續對長城靓“容顔”富“内涵”,推動其活态傳承。

古浪縣地處甘肅河西走廊東端,為古絲綢之路要沖,是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交彙地帶,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輔,峽門控五涼”的重要地理位置而聞名。其境内漢長城總長度73公裡,實存包括壕、牆體、烽火台共38公裡,基本呈南北走向;明長城總長度150.9公裡,分為明正德年間和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修築。

甘肅生态旅遊業(甘肅古浪長城資源靓)2

圖為6月中旬,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境内的明長城遺址。 馮志軍 攝

從最初為了邊防安全而建的漢明長城,曾在長期維護、規範絲綢之路經濟、文化交流秩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擁有近20年文物管護經驗的古浪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幹部楊文科看來,經曆了千百年的風吹雨打之後,這些矗立于茫茫戈壁灘上斷斷續續的長城遺址并未失去“價值”,且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

長期以來,古浪縣境内的長城面臨着曆代地震對夯土築造的長城形成破壞,同時酥堿、潮濕,以及烏鴉、老鼠、蟲子等動物掏蝕牆體,牆體上生長植物等因素,都對牆體形成潛在危害,加之風吹雨蝕、晝夜溫差等影響,久而久之導緻牆體形成片狀剝蝕、沖溝、裂隙、坍塌凹進、掏蝕等病害,最終垮塌。

而對長城更大的隐患來自人為因素。近幾十年來,由于古浪人口發展較快,許多地方拆除長城,平整土地。特别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農民認識不到長城的重要價值,或鏟削牆土,當作肥料;或在牆體上掏挖洞口,開辟便道;或靠長城牆體開荒種田,引水灌溉,種植作物;或依牆體修建豬羊圈舍,對長城形成緻命危害。

甘肅生态旅遊業(甘肅古浪長城資源靓)3

圖為6月中旬,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境内的明長城遺址烽火台。 馮志軍 攝

楊文科說,後來,随着《文物保護法》《長城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出台,長城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多單位和個人都認識到長城的重要價值,破壞長城的行為逐漸減少,破壞案例不斷降低。

2019年6月19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作為中國首個關于長城保護的省級專項法規——《甘肅省長城保護條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實際上,業内的保護探索一直在進行。近年來,古浪縣就針對長城保護已建立縣、鄉、村三級管護責任體系,縣、鄉兩級設立了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涉及的村組設立保護管理小組,并聘請義務保護員開展長城日常巡查管護,由此實現“每一段長城都有人看護”。

令楊文科欣喜的是,通過近些年持續宣傳,長城沿線的民衆不僅自覺樹立保護長城意識,還主動參與到長城保護行動中,有的甚至成為義務文物保護員,閑暇之餘主動巡查長城安全,保護老祖先留下來的這些珍貴文化遺産。

根據當地計劃,今年在泗水長城實施保護利用設施項目,對泗水至土門8座烽火台進行修繕。結合此項目,将修一些巡查觀光道路和停車場,既便于文物保護管理,也便于民衆參觀,通過這種方式探索文物和旅遊相結合的模式,讓文物活起來。(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