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 選擇适宜工具 刮痧闆應邊緣光滑,邊角鈍圓,厚薄适中。施術前應仔細檢查邊緣有無裂紋及粗糙,以免傷及皮膚。
2、 選擇适當的體位 便于施術者操作,既能充分暴露所刮部位,又能使患者感到舒适,有利于放松局部肌肉。可選擇仰卧、俯卧、側卧和坐位。采取坐位時,要選擇有靠背的椅子。
3、 在暴露部位塗刮痧潤滑劑 塗抹在被刮拭部位,用刮痧闆塗勻即可。
02
先用刮痧闆邊緣将滴在皮膚上的刮痧潤滑劑自下向上塗勻,再用刮痧闆薄面的邊緣,沿經絡部位自上而下,或者從内向外重複多次向着同一方向刮拭。每次操作用力均勻一緻,頻率不快不慢,每條經絡或穴區根據病情需要刮拭20~30次。每一部位可刮2~4條或4~8條“血痕”,每條長6~9厘米。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條或弧形。刮痧之後,應用手蘸淡鹽水在所刮部位輕拍幾下。不同部位的刮拭方法如下。
(1)頭部:頭部有頭發覆蓋,刮痧時須在頭發上面用刮闆刮拭,不必塗抹刮痧潤滑劑。為了增強刮拭的效果,可使用刮痧闆的邊緣或刮痧闆角部進行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頭皮有發熱感為宜。①太陽穴:太陽穴用刮痧闆角部從前向後或從上向下刮拭。②頭部兩側:刮痧闆豎放在頭維穴至下鬓角處,沿耳上發際向後下方刮至後發際處。③頭頂部: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發際處或從前額發際處向百會穴處,由左至右依次刮拭。④後頭部:後頭部從百會穴向下刮至後頸部發際處,從左至右依次刮拭。風池穴處可用刮痧闆角部刮拭。頭部也可采取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
(2)面部: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響美觀,因此手法須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力度、方向、角度、次數均以刮拭方便和局部能耐受為準則。
(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别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時,先對穴區内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采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内的經脈。
(4)胸部:胸部正中線任脈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闆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兩側以身體前正中線任脈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後右)用刮痧闆整個邊緣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過乳頭部位。中府穴處宜用刮痧闆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5)腹部: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闆的整個邊緣或1/3邊緣,自左側依次向右側刮。有内髒下垂者,應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遠端刮拭,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水腫患者,應從肢體末端向近端刮拭,關節骨骼凸起部位應順勢減輕力度。
刮拭操作
選自《常見老年病的針灸推拿預防和養護》
總主編:施杞
主編:趙粹英
(三七 百合 百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