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一直是我們關注的熱點話題。這個圖片就是分類垃圾桶的模型。怎麼分呢,有個順口溜好玩又實用。能賣錢的藍桶桶、易腐爛的綠桶桶、有毒有害的紅桶桶、沒人要的灰桶桶。
來自中國再生資源利用協會的消息,東北三省将在今年9月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利用。垃圾在分類之後會去到哪裡?整個城市如何是如何“消化”掉這些分類垃圾的?垃圾分類和回收再利用還有那些關鍵環節需要打通?
常見的垃圾處理方式大家都知道,回土填埋,正在逐步淘汰;垃圾焚燒,但如果幹、濕垃圾不分開,燃燒不充分,反而容易産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質。因此,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需要對垃圾進行前端分類。
在沈陽,垃圾分類隻需三步就可以完成:
第一步,居民和業主在家進行分類;
第二步,用 “綠色積分卡”打開智能垃圾箱,并将積分轉到業主賬戶中;
第三步,兌現積分換取獎勵。
在調查中居民反映最多的也是最不滿意的是,在小區裡把垃圾分好了,可最終垃圾車一股腦都攪到一起混裝混運。對此,沈陽市的做法是開辟專門的“環保屋”,實行中轉監督。
沈陽再生資源利用協會秘書長李達表示,市民可以清楚地看到,原來垃圾暫存在這裡,環保屋就構建了它中端的暫存功能。那麼到(再經過)垃圾的末端處置,将實現閉環式的垃圾收運體系。而哈爾濱市為了防止垃圾混裝混運,創造性地開啟了“天眼”工程,對承擔全市生活垃圾的分類運輸車輛進行實時監控。
分類後,垃圾變成什麼了?有哪些新的科技手段促成資源再發現、再利用?
哈爾濱和沈陽這兩個工業重鎮,大量的報廢汽車和農機安全拆解後最終會被分類運輸到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在這裡,它們集中被切割、壓縮、熔鑄,變身為可利用的金屬絲、鋼球和鋼錠。
同樣,數量驚人也不易處理的廢舊塑料,因為新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質的蛻變。在沈陽宋氏集團資源再利用基地記者看到,廢舊塑料進入泡沫造粒機,切粒成再生顆粒;同樣的末端處置手段也應用到了廢舊木材的處理上。大件木制家具統一拆解後,最終被制作成環保無污染的木質可燃棒。
垃圾分類和回收再利用“兩網融合”還要多久?
如何讓城市垃圾更好地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資源再生網、垃圾分類網兩網融合,提高回收效率。統計顯示,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過1.5億噸,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存量已達70億噸。兩網融合是破解垃圾圍城的有效模式,但到目前為止,兩網融合還沒有邁出實質性步伐。
究其原因,管理體制僵化深刻制約着兩網融合。資源再生網和垃圾分類網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門負責。“兩網融合”需要把原有兩個體系,從源頭投放、收運系統、處置末端三個環節進行統籌規劃設計。但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好的垃圾處理模式可以推廣,回收利用也缺少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央視記者 蔣樹林 喜子 朱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