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早餐是種辛苦的生意,很多人瞧不上。但要是把無數家辛苦的早餐小店連起來看,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今天說一下中國市場上最大的包子連鎖品牌。它叫巴比食品,通過賣包子、面點把年銷售額做到了10個億,它靠的就是在中國布局了将近3000家的連鎖店。
但哪怕做到了3000家店,巴比在中國外食早餐市場上的市場份額也才隻有0.14%。有統計數據說,2019年中國的外食早餐市場規模有7700多億。
換句話說,這個行業的集中度非常非常低。上次講養豬行業的時候講過,行業集中度低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市場有巨大的整合空間和成倍的成長空間。
你想啊,7700億的外食早餐市場,你要是拿下5%,你就有400億的銷售規模了。而這個機會不單單是給了包子鋪們,也給了面包、餃子、馄饨店;也給了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
巴比食品就是其中一個先知先覺的聰明玩家。它的全國化布局從2005年就啟動了。在它做到3000家店的時候,連鎖包子鋪這個賽道上的第二梯隊玩家們,比如說長三角的早陽、華南的三津、南京的和善園,門店數量都還停留在幾百家一千家的量級上。
來看一下巴比食品這家中國最大的包子鋪是怎麼長起來的。
巴比食品的創始人劉會平是安徽懷甯縣的江鎮人,江鎮盛産面點師傅,它和附近四五個鎮,有10萬人在全國做包子饅頭生意。你要是家門口有個包子店,你可以問一下老闆是不是懷甯人。
劉會平20多歲就跑到上海開自己的包子鋪了,但開第一家店,上海人吃不慣,倒閉了;第二個店,口味比上次好了,但不如隔壁競争對手做得好,又倒閉了。
2001年,劉會平決定第三次開包子店,他算了筆賬:上海2500多萬人,哪怕隻有20%的人在外面吃早餐,也就是500萬人的生意;每人每天早餐花個 4、5塊錢,那就是2000多萬的生意,這裡面憑什麼不能有我的一份?
算完這個賬,劉會平花了一年多嘗遍了上海的特色小吃,觀察了街邊很多包子鋪的經營情況,最後決定在上海黃浦區的繁華路段開了他的第三家店,起名叫「劉師傅大包」。
這第三次開店,他口味調對了,地段也選得好,小店活下來了。接着,他又在上海最繁華的,也是租金最貴的南京路上開了一家店。這第三次開店,「劉師傅大包」一天能賣出四、五千個包子饅頭,第一年,劉會平就賺了30萬的純利潤。
這次開店能賺錢,口味和路段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劉師傅大包」比同行多了一個附加價值:幹淨。
幹淨有什麼新鮮的?這不是基本要求嗎?要論幹淨的連鎖餐飲,1990年麥當勞在深圳開第一家店的時候就做到了。
但是劉師傅大包不是這麼比的。劉會平給自己設定的競争對手是街邊普通的夫妻早餐店,那幹淨二字意義就大了。
你是張大姐饅頭,我是劉師傅大包,都是街邊小吃店。
你賣7毛錢一個,我也賣7毛錢一個,都是便宜早餐。
你是上海口味,我也是上海口味,畢竟我也琢磨這麼久,找到口感了。
你門店的衛生馬馬虎虎,這我就不能跟你一樣了,我偏要做出讓用戶可感知得幹淨來。
所以劉師傅大包店的門臉才十幾平米,也沒怎麼裝修,但是每天結束營業之後,劉會平都會把店裡的每一個角落擦得幹幹淨淨,連桌子底下的死角也不放過。
這一下,這家小店不一樣了。你懷着一個小髒館子的預期走進劉師傅大包,發現裡面竟然有永和大王的衛生水準,那是什麼感受?下次想吃包子肯定不假思索的過來排隊。
在這之後,劉會平就把「劉師傅大包」的名字改成了巴比饅頭,開始連續開店,到了2004年,劉會平學習麥當勞肯德基的思路,在上海投資建起了中央工廠,統一給巴比饅頭在上海門店們配送标準化的包子餡料,2005年正式啟動了加盟連鎖。
這後面的故事跟桃李面包就有點像了,十幾年中間,巴比饅頭又把名字改成了巴比面點,一邊保持每年200家店左右的加盟開店速度,一邊在廣州、天津也建立了中央工廠,分别輻射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周邊350公裡左右的直營和加盟門店。
到現在,巴比在全國将近3000家的門店裡,加盟店的比例超過了90%。它的主要收入來源,也變成了給這些門店供應面點和餡料。
巴比還挺掙錢的,它給一個終端加盟門店留出的毛利能到30%以上,就算這樣公司自己還能有超過10%的淨利潤。10億的年收入裡有1億多的淨利潤。
不過在關心利潤之前,巴比現在更關心的是規模,是自己能用多快的速度去覆蓋盡可能大的市場,能夠獲得不可逆轉的規模勢能,從而成為行業龍頭。
二手車CEO楊浩湧說過:要是一個創業者能夠獲得大比例的資本支持,他最該做的就是馬上把錢花出去,擴大市場覆蓋,提高品牌聲勢,把企業帶到下一個階段裡去,跟對手徹底拉開距離。
我猜,巴比食品的創始人劉會平也很認同這個思路。2020年,巴比食品在A股上市,它IPO募集的7億多元人民币,募資用途就是在全國各地擴充産能,做品牌營銷。它的商業模式其實跟市場上大多數的競争對手差不多,那值得比拼的就是速度、資本運作能力和供應鍊管理能力了。
巴比這個品牌發展過程裡挺妙的幾個細節。
第一個,巴比會不停地用競争對手和用戶畫像來校準自己的品牌定位。
巴比經曆了幾次品牌升級。最早叫「劉師傅大包」,這有意無意給了顧客一個暗示:别拿我跟鼎泰豐比,要跟張大姐饅頭比。
這樣一比,它幹淨衛生的效果才能顯現出來。你看過周星馳的電影你肯定知道,秋香好不好看是要靠比的,而且要看跟誰比。
到了2003年,劉會平把劉師傅大包改名叫巴比饅頭了。為什麼叫饅頭?因為當時在上海做生意,上海人把包子饅頭都叫饅頭,你叫包子,他覺得你是鄉下外地人做的東西。所以不但順着你的習俗叫饅頭,而且還叫「巴比饅頭」,不單賣的是上海人語境裡熟悉的東西,而且帶有上海人喜歡的洋氣。
再往後到了2016年,巴比饅頭要求門店們都把名字改成了巴比面點。因為想要做全國化擴張,就不能隻關照上海人的話語習慣了。否則廣州人就會困惑:這家店隻賣饅頭嗎?到底有沒有包子?
而且改名叫面點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暗示我不隻賣早餐,我要做中式面點,這就把消費場景擴充到了早中晚所有的場景裡。
這幾次改名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根據市場和用戶,不斷地校準一個問題:定義自己是誰。
第二個,在擴張過程中,怎樣取舍直營和加盟。
直營和加盟各有利弊。直營可控,加盟跑得快。
這些利弊權衡巴比肯定也有自己的考慮。不過劉會平有一個不起眼的視角挺打動我的。他在創業早期,巴比還隻有二三十家門店的時候,都是直營店。但店多了以後,員工就會變得越來越難管理。
這時候,劉會平給自己提了一個非常有格局的問題:怎麼能讓員工用老闆的心态來做事?
他又自己給了自己回答了一個非常有格局的答案:讓員工們自己當老闆,自己投資開店,而巴比退到後台,負責做好供應鍊的生産管理和品牌營銷,界定好彼此的利益邊界。
這個道理想明白容易,但真能做到放權讓利,還挺了不起的。
而且利潤和權力讓出去了,責任也還是得扛着,因為巴比的品牌資産是公司自己的。那公司怎麼能增加對加盟店的可控性呢?
巴比就在公司裡設了一個100多人的督導團隊,每位督導對應負責大概30家門店,這些督導每個月每家店至少要跑三次,去檢查店裡的産品、服務員形象和門店衛生管理有沒有問題,如果不符合标準,督導就要進行幹預。
那督導和加盟店合謀偷懶行不行呢?公司還有一個直屬總經理的稽核部,會不定期地抽查門店,也監督這些督導人員的工作到不到位。
第三個,巴比怎樣平衡規模化與本土化。
劉會平一開始志向就很大,所以他當年剛掙了100萬,就投了80萬在上海建第一個中央工廠。巴比食品在2012年引進了加華資本,2020年A股上市,都是為了借助資本力量更快速擴張。
但我們仔細想想,包子的全國性品牌其實很難做,因為中國太大了,衆口難調。把全國看成一個統一市場的話,你要是能照顧好标準化,似乎就很難兼顧本地化,照顧好本地化又很難統一标準。
這個難題巴比食品是這麼解的:它把允許加盟商銷售的面點分成必選和可選兩種。
比如包子,前12個品種你是必須買的,另外還有6個品種,門店可以在訂貨系統上自選。唐僧肉包賣得不好那就不要進貨,可以多賣點人參果包。
巴比中央工廠的産品庫裡有250多個品種,各地的門店就可以靈活調整自己的口味風格。
它在全國化擴張的過程裡,經營模式跟桃李面包有點相似。25歲的桃李面包是中央工廠 批發,20歲的巴比食品是中央工廠 加盟。但從地域覆蓋來看,巴比其實不如桃李面包均勻。
巴比雖然在全國有将近3000家店,但它2019年的收入裡,有超過90%是來自江浙滬,華北和華南隻占收入的1%和7%。這是為什麼?
我猜包子、餃子這樣的中式面點,恰恰是因為中國人太熟悉了,單一品牌在布局全國的時候,天然會遇到口味阻力。人人都有品鑒能力,你做的不符合口味習慣,就是你做得不好。
而烘焙、咖啡這樣的新崛起品類,在當代人的成長記憶裡沒有被植入過,所以人們在接受它的時候更多帶的是新鮮感和好奇心,所以無論是桃李面包還是達利園蛋黃派,麥當勞薯條還是星巴克咖啡,它們遭遇到的市場阻力就要比包子餃子小很多。
中國這幾年冷鍊物流飛速發展,以中國人對包子的熱愛程度,市場上出現全國性的連鎖包子品牌幾乎隻是時間問題。
巴比雖然在建中央工廠,在開放加盟這些動作上,領先了整個行業七八年,但最後的赢家會不會一定是它,我現在覺得也還很難說,我們可以對這個餐桌戰場保持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