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

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5 15:20:11

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1

一、概述

關于人性,孔子說:“天生德于予。”人天生具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這是一種性善論,或者至少是性善論的一個例證。但孔子并沒有對人性展開論述,而是更多地推行他的克己複禮主張,他的落腳點是現實。

孟子繼承了孔子人性善的思想,首先明确提出:“人之性善。”孟子認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具體到行動上,孟子主張個人進行自我反省,向善隻要内省,挖掘善根就可以了,是一種個人實踐,缺乏社會實踐性,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特征。

荀子則繼承了孔子克己複禮的主張,更加注重社會實踐,針對孟子“人之性善”的觀點,他針鋒相對地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荀子在“人之性惡”這個判斷的前提上,得出了一個美好的結論:“人人可以成聖!”所以,“人之性惡”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積極判斷。

荀子的性惡論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理論體系,下面就從“惡”、“善”、“向善”和“成聖”四個方面展開介紹。

二、人之性惡

在《正名篇》中,荀子指出,與生俱來的叫做“性”,相當于我們所說的生理本能。在生理本能基礎上,人的精神對外界事物産生的感應,也叫作“性”,大緻相當于我們說的天性。與“性”的概念高度相關的還有一個“情”,荀子認為,天性中表現出來的好惡和喜怒哀樂等七情六欲叫做“情”,即情感、情緒等,在《天論篇》中荀子命之曰“天情”。“性”和“情”有時難分彼此,于是合稱“性情”,或者“情性”。

荀子認為,世人天生就喜歡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放縱這種本性,人際争奪就産生了,這時謙讓就沒有了;人天生就痛恨對自己不利的東西,放任這種本性,相互侵害就産生了,這時忠信就喪失了;人的眼睛和耳朵天生就喜歡美妙的聲音和美麗的事物,放縱這種本性,淫亂就發生了,這時禮義及其道德規範就丢掉了。所以,人之性惡矣!

從曆史上看,人的行為邪僻、悖亂、不端正,造成天下混亂,因此古代聖王創造了禮義,制定了規範和标準,用以教化、矯正人們的情性,使大家向善,從而天下大治。現在天下混亂,那些得到老師教化,不斷學習禮儀規範,遵行禮義的人,成了君子;那些縱情任性、任意胡作非為,違反禮義的人,都成了小人。

因此,放任本性則亂,禮義教化才使人變善。

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2

三、善者僞也

荀子提出了先天和後天的概念,所謂先天就是與生俱來的,就是人的本性,所謂後天就是人為的,荀子稱之為“僞”,善屬于“僞”的範疇。具體而言,基于性情,經過思慮采取的行動就是“僞”,類似于我們說的習慣性行為。

孟子說:“人之所以學習,是因為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認為孟子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沒有弄清性僞之别。

先天本性是上天賦予的,是後天學不到的,也無法通過後天努力得來。可以通過學習做到,可以通過後天努力形成的品格,是後天人為,荀子稱之為“僞”。這就是後天人為與先天本性的區别。既然孟子說善可以學習,那善就不是先天的性,隻能是後天的“僞”。

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們作惡是由于喪失了本性的緣故。”

荀子指出,如果說人的本性善良,那麼善就應該像視力和聽力一樣,不會脫離本性而存在。相當于說,隻要放任本性就可以了,怎麼會去作惡呢?按照孟子的邏輯,人們作惡是因為善脫離了本性,善既然能夠脫離本性而存在,那它就不是人的本性。

人餓了想吃飽,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這是人的本性。但現實是,世人即使肚子餓了,也不敢搶在長輩前面先吃;即使累了,也不敢要求先休息,因為自己多做一點,就可以減輕長輩的勞動負擔。謙讓和代勞這兩種善行都違背了人的本性。為什麼他們還要這麼做呢?因為這是孝道、禮義和道德規範的要求,是外在的約束促使世人這麼做。由此可見,善的行為是後天人為的。

有人就問荀子:“既然人性本惡,那麼善的禮義又怎麼産生呢?”禮義是不是産生于先天的人性呢?荀子回答說:禮義産生于聖人的後天努力,而不是來自人的本性。

禮義是聖人後天創造的,并不來自于聖人的本性。禮義是聖人化性而起僞的成果。這就像陶器是陶工的勞動成果,而不是陶工的本性一樣。所謂的“化性”,不是說人的天性可以改變,不是說人之惡的天性可以被消滅,而是說通過教化,可以約束人性之惡,改變人們的行為模式,就是起“僞”。

根據荀子的說法,善是因為惡才産生的。荀子說,矯正曲木的工具檃栝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因為世上有曲木;繩墨被使用,是因為有不直的材料需要取直;國家設立君主,彰明禮儀,是因為人性本惡。

如果人天生就是善的,那還要禮義幹什麼呢,不是多此一舉嗎?孟子既然認為人性本善,那就應該廢棄聖王,廢除禮義。但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性善論與孟子從善的主張相矛盾。

荀子指出,孟子的性善論經不起分析,無法合理地得出結論,更無法在實踐中檢驗。性善論隻是理論上的空談,無法制定相應的落地方案,無法在現實政治中推行,是違背曆史和現實的。

從荀子批判孟子的性善論的過程看,荀子的邏輯是非常嚴密的,而孟子性善論的說法基本上屬于一種主觀論斷,缺乏邏輯支撐。

四、人為什麼向善

荀子說,薄希望變厚,醜希望變美,狹希望變寬,貧希望變富,賤希望變貴,隻有本身不具備的東西,才會向外尋求。人之所以想要向善,就是因為人的本性中缺乏善。

有人問荀子“向善”也是一種“善”。如果這種說法成立,豈不意味着至少人性中有善?荀子回答說,陶工糅合粘土制成瓦,但是制瓦怎麼可能是陶工的本性呢?聖人創立禮義,好比陶工糅合粘土制成瓦一樣,怎麼可能是人的本性呢?

堯舜與桀跖的本性是—樣,君子與小人的本性是一樣。堯舜禹向善,化性起僞,創立禮義,而桀跖放任本性,制造社會混亂。有人選擇向善,有人選擇從惡,因此向善不是人的天性。

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3

五、成聖之路

基于“人之性惡”的基本判斷,荀子提出了隆禮隆師的核心主張,所以《荀子》一書的第一篇就是《勸學》,勉勵大家尊崇聖王之道,學習如何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在《儒效篇》中,荀子明确指出,儒者必須學習詩書禮樂易春秋這些經典,随着功力不斷提升,可以逐步成為勁士、君子,直至聖人。

荀子說,一方面,仁義之道可以被認識,規範正道可以被執行,另一方面,普通人都具備相應的認識潛質和執行能力,那麼人人可以成為聖人,是顯而易見了。所謂聖人,就是普通人不斷積累善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有人追問道:“人人可以成為聖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這樣,這是為什麼呢?”

荀子說,小人可以成為君子,但小人不願意做君子;君子可以成為小人,但君子不屑于做小人。步行可以走遍天下,但未必有人能步行走遍天下。能不能與可以不可以,是兩回事。

在《荀子》一書中,對聖人的論述是很多的,在《性惡篇》中,荀子主要從性情的角度,告訴我們大智大勇的人就是聖人。

人生來就具有的認識事物的能力叫做“知”,即感覺、知覺。獲得的感覺、知覺與外界客觀事物相符合的叫做“智”,即智慧。但人與人之間的認知水平有天壤之别,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個人好惡取向和喜怒哀樂情緒的影響。

堯帝問虞舜:“人情何如?”虞舜回答道:“一旦結了婚生了孩子,對父母就沒有那麼孝敬了;一旦渴望實現的欲望滿足了,對朋友就不大講誠信了;一旦高官厚祿到手了,對君主就沒那麼忠心耿耿了。人的性情這個東西呀!非常不好。隻有賢德的人才能克服天生的性情。”

荀子說,說話很多,凡事都有自己的獨立觀點,既有文采又有條理,旁征博引,千變萬化,但綱領隻有—個,這是聖人的大智。堅信天下有正道,敢于挺身而出;隻要仁之所在,則不避貧窮,隻要仁義淪喪,則不屑于富貴。天下人如果認同他,就願與天下人同甘共苦做大事,天下的人如果不懂他,他就巋然獨立于天地之間而無所畏懼,這是大勇之人。

要成為聖人,荀子特别強調“隆師”,跟随明師,聽到的就是堯舜禹湯的聖王之道;結交良友,看到的就是忠誠、守信、恭敬、禮讓的德行。如果與不善之人相處,那麼聽到的就是蒙騙、誣陷、欺詐和虛僞,看到的就是肮髒、侮謾、過分、邪惡和貪婪的行為,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了遭受刑戮的境地。這就是環境熏陶,潛移默化的道理。

荀子“隆師”的主張與他注重實踐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也是他與孟子主觀主義主張的最顯著分歧。

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性惡論是荀子禮治思想的基石綜述及我的一點想法)4

六、結語

當荀子說“人之性惡”的時候,他并無絲毫主觀判斷的成分,更無貶低人格的意思,荀子隻是對人的本性作出了一個客觀的評價,是一種理性的判斷,沒有夾雜任何的情緒和不滿,更不是憤世嫉俗。

無論如何,大多數人都認為人是善良的,或者人們至少會說,人心向善,這是一種樸素的情感認知。我們很難承認自己的本性是惡的,這種認知本身是不是就是某種“惡”呢?

許多人對荀子性惡論的理解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很多人都隻講前半句,不講後半句,隻講惡,不講善。其次,隻談善惡,不談向善。第三,荀子的目的是要人們向善,向善必須建立在性惡論的基礎上。荀子的向善之路是一條禮治之路,成聖之路,沿着荀子的向善之路,終極的目标是天下大治。

總之,荀子的性惡論邏輯是非常強大的。可以說,荀子的性惡論更像是一種學術理論,而孟子的性善論更像是一種政治口号。

要推翻荀子的性惡論,還得從本性上去研究。

荀子認為,本性是與生俱來的,學來的就不是本性。不錯,人類最初的大腦就是動物腦,為了生存弱肉強食,人性就是惡的。但自從出現了人與人的交往,形成了社會組織,随之也就産生了許多約束原惡的規則、制度和法律,這些東西對特定的人群來說都是善的。這些外在的善,經過成千上萬年的代代相傳,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大腦回路上,因此人的天性中是存在善的,但不同的家族、不同的人,遺傳的善的多少是不同的,這就是基因遺傳的作用。人的大腦已經經曆了6000千到1萬年的演化,善的基因和惡的基因都會遺傳。

簡言之,人類本性原來是惡的,但随着社會的進步,植入了善的成分,因此人性中既有惡也有善。又由于基因遺傳差異,有的人善的成分多,有的人惡的成分多。

本人不揣冒昧,抛磚引玉,請方家指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