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給大俠設計藏頭詩

給大俠設計藏頭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05:52:35

給大俠設計藏頭詩(以造型作詩用陶土立傳)1

圖①:作品《孔夫子》。 圖②:作品《維克多·雨果》。 圖③:娜塞拉·凱奴正在創作。 娜塞拉·凱奴供圖

法國雕塑家、畫家娜塞拉·凱奴,從事藝術創作近30年,曾獲法國文化部頒發的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作品被世界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凱奴創作的夏爾·戴高樂雕塑、維克多·雨果雕塑曾作為國禮贈予中國。能用藝術作品見證和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凱奴深感驕傲、備受鼓舞。她與中國的聯結也因此更加深入。

結緣中國——

兩尊雨果雕像

凱奴第一次來中國是2010年。其時,恰逢上海世博會,又是圓明園罹難150周年,她創作的兩尊雨果半身銅像,分别被存放于北京圓明園、上海戲劇大道。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雨果曾在1861年《緻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掠奪,一個縱火,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在曆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别叫做法蘭西和英吉利……”凱奴說,能夠為這樣一位仗義執言的文壇巨人創作雕像,參與增進法中人民友誼的活動,是一次特别具有象征意義的經曆,也是她事業發展的轉折點。

那一年,凱奴創作的雨果半身雕像在圓明園大水法遺址東側揭幕。該雕像由法中友協聯合會等單位共同捐贈,凱奴作為創作者參加雕像的揭幕儀式。同年5月,上海世博會開幕,凱奴創作的另一尊雨果半身像在世博會法國館展出;同年12月,上海戲劇學院建院65周年,由雨果故鄉法國貝桑松市捐贈的這座雨果雕像,被永久存放于學院的戲劇大道。

一直以來,身為藝術家的凱奴對東方、對中國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在她的雕塑作品中,多件以中國人形象為原型創作。“名人雕塑”系列作品中的《孔夫子》,便是其中之一。她希望通過對孔子形象的塑造,展現中國人集體智慧的精髓。另一座人像《小阿福》,是她在貴州遵義采風期間創作的。當時,小阿福每天都來看她創作。凱奴很喜歡這個小男孩,于是選他作為模特。小阿福也正是她要尋找的孩子面孔:“一個生活在人民當中的孩子。”

凱奴的雕塑創作以人物頭像為主,作品形神兼備,充滿力量感。這種力量感源于她對人物的理解,源于她在創作過程中的感受。對她來說,雕塑猶如用造型作詩,用陶土寫傳;人像不僅僅是一個相似的模型,更要展現人物的内心世界。“對我來說,雕塑不是模仿而是揭示。”

遵義之行——

走進鄉土中國

在凱奴看來,隻有親身踏上中國這片廣袤土地,才能發現她千姿百态的美。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自然不可錯過,那些有着濃郁地方特色的小城也有别樣的魅力。

2016年4月,遵義國際藝術節在貴州遵義開幕,50多位法國藝術家來到風景秀麗的千年古鎮——習水縣土城鎮,參加“外國藝術家眼中的遵義”國際藝術交流活動,進行為期40天的采風創作。凱奴也在受邀之列。一個多月裡,藝術家們深入仁懷、習水、赤水等地,觀壯美風景、聽紅軍故事、嘗醉美習酒、訪特色苗寨,創作出近300件繪畫、雕塑作品,其中凱奴的雕塑作品有7件。

創作中,凱奴親身體會到了當地人的熱情與淳樸。由于主辦方提供的土樣易碎,不适合創作,熱心的村民帶她來到土城鎮20公裡之外的陶罐村,一起上山尋找這裡特有的黏土。

凱奴就地取材,創作多尊以當地人為原型的雕像,但作品燒制時遇到了難題。當地唯一可以燒制雕塑的電窯,從未燒制過這種黏土。于是,凱奴又一次來到陶罐村。這裡有一座燒制陶器的土窯,已荒廢近20年。在村民們的幫助下,大家不僅将土窯重新修複,還在不到兩天時間裡趕制出100多個簡易陶罐,放在被燒制雕塑作品的前面,形成一道保護牆,确保燒制時的高溫不會損壞作品。

土窯時隔近20年再次點燃,吸引了全村人前來觀看。而對凱奴來說,能在這樣一座中國傳統土窯中燒制作品,無疑是難忘的記憶。

遵義之行讓凱奴永生難忘。“遵義的風景太美了,當地人總是笑意盈盈、非常慷慨地提供幫助。”想起村民們帶她上山找土樣,重啟荒廢多年的土窯來幫她燒制作品,凱奴至今感動不已。

西安之旅——

感知藝術中國

作為以泥土為基本創作原料的雕塑家,凱奴對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一直心向往之。

2019年12月,絲綢之路藝術教育國際論壇暨國際油畫展在古都西安舉行,凱奴再次來到中國,終于圓了多年夢想:來到兵馬俑遺址,目睹這一偉大的世界遺産,親手摩挲2000多年前雕塑工匠們使用過的泥土,她内心的激動難以言表。

論壇期間,凱奴發表演講,題為《我們時代大美之藝的融合與創新》,着重闡述她對中國藝術的理解。“中國畫不僅是藝術家所見或所想的視覺表現,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表達,彰顯了人與世界之間的和諧,以及這種關系的動态性。”

她對不少當代中國藝術家及其作品不吝贊美,對其表現出的蓬勃創造力贊賞有加。多次中國之旅,凱奴結識了不少中國藝術家,并與他們成為朋友。“交流和友誼,是旅程中最珍貴的收獲。”她說。

“中國是一個神奇的靈感之地。”凱奴說。她眼中的中國幅員遼闊,壯美秀麗。她希望不斷探索、親身體驗未知世界,超越目之所及來理解事物本質,讓自己創作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實感人,向觀者傳遞人物内心的真摯與力量。

未來,凱奴希望有機會再到中國,走訪古老的絲綢之路。她喜歡美麗的景和景中的人,更喜歡承載曆史過往之地。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6日 07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