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橙黃色蔬菜的典型代表,胡蘿蔔的營養價值真的是不負衆望,有人送它“餐桌上的小人參”之稱号,我覺得不算“擡舉”。不過,與此同時民間有傳言說吃多了胡蘿蔔會導緻皮膚變黃、維生素A中毒,這是真的嗎?胡蘿蔔該吃多少合适呢?
一、胡蘿蔔與維生素A什麼關系?維生素A有什麼作用?
看來大家都知道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可以轉為化維生素A這件事兒了。沒錯,維生素A可謂神通廣大。它與視力尤其是暗視力的健康非常密切,所以輕度缺乏時夜間視力下降,甚至出現“夜盲症”。維生素A還是維持皮膚粘膜層完整性所必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缺乏會導緻皮膚幹燥易脫皮屑,容易患呼吸道感染且免疫力低下等。對寶寶而言,維生素A還能促進骨骼正常生長發育,缺乏會影響寶貝長個子等。
不過,跟所有的營養素一樣,适量是維持健康的基石,過量則會成為絆腳石。維生素A過量會出現頭疼,食欲降低,脫發,肝髒腫大等中毒症狀。所以,對于1歲之前的嬰幼兒維生素A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600微克,對于1~3歲的寶寶,維生素A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700微克。對于成人維生素A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3000微克。
二、吃胡蘿蔔有沒有可能造成維生素A中毒呢?其實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胡蘿蔔中含有的并不是直接的維生素A,而是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的前提物質,也叫“維生素A”原,在胡蘿蔔中的主要維生素A原便是大明炯炯的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到維生素A的轉化是在小腸粘膜細胞中完成的。如果一次性吃進去含有β-胡蘿蔔素的食物(胡蘿蔔、南瓜、西蘭花、玉米、橘子、芒果等)太多,導緻大量的胡蘿蔔素“一窩蜂”地湧入腸道,很多胡蘿蔔素便難以迅速地在腸道被轉化為維生素A,造成很多很多“漏網之魚”。其次,類胡蘿蔔素到維生素A的轉化效率并不是1:1,而是大概6個類胡蘿蔔素分子才能轉變為1個維生素A。所以吃胡蘿蔔不用擔心維生素A過量的問題,反而适量吃是補充維生素A一種重要且安全來源。
三、吃多了胡蘿蔔會導緻皮膚變黃?是真的
雖然吃多了胡蘿蔔,這些β-胡蘿蔔素不至于全部被轉化為維生素A,不過那些沒有被轉化的β-胡蘿蔔素依然能被吸收入血,導緻血液中的胡蘿蔔素水平升高,過多的胡蘿蔔素便會沉着在皮膚和皮下組織内,從而讓皮膚泛黃(因為β-胡蘿蔔素就是一中呈橙黃色的天然色素),這種現象稱為胡蘿蔔素血症,有的地方叫表皮黃變症。
除了胡蘿蔔,其他如含胡蘿蔔素的東西例如黃椒、芒果、木瓜、西蘭花等吃多了也一樣會出現這種情況。
從目前來看,胡蘿蔔素血症對健康人沒有明顯不良的影響,在停止大量攝入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2~6周内,顔色可以自行逐漸消退。不過這倒是預示着胡蘿蔔素出太多的一個信号,告訴我們要注意控制量。所以一般建議成人平均每天吃胡蘿蔔不超過4兩(生重)為好,學齡前兒童不超過2兩比較好,幼兒不超過1.5兩,而6~12個月寶寶最好不超過半兩(供參考,個體會有差異)。
編輯:凡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