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聯合國會徽來自《聯合國憲章》扉頁上的圖案标志。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最早《憲章》扉頁上的标志,與現在的聯合國會徽有着一些雖不明顯、卻很重要的差異。
1945年舊金山會議上提出的聯合國會徽設計思路,是一個世界地圖以北極為中心向南緯40度所做的投影,并劃了4個緯度圈。為體現美國是會議的東道國,投影的縱軸被安置在本初子午線向西100度的位置上,這樣美國便處在了圖形中央。圖形底色選用與會各國國旗都未采用的煙熏藍色,圖形的其他部分則是以琺琅覆蓋的金黃色。圖形外圍加上了一圈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這個會徽被用在了當年6月26日簽署的《聯合國憲章》扉頁上。
1946年對其進行了修改:一,北美洲從地圖中心位置向左移動了1/4,使國際日期變更線正好成為整張圖的垂線;二,将緯度由南緯40度提高到60度,使智利、阿根廷和新西蘭能夠出現在會徽中;三,把原圖形的4個緯度圈增加到5個,将顔色改為更鮮豔的淺藍色。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聯合國會徽中橄榄枝包圍着的世界地圖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