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蘇34發動機有多強

蘇34發動機有多強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1-21 20:31:27

蘇34發動機有多強(國産新型34)1

随着隐身和反隐身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役戰鬥機及未來的新一代隐身飛機對航空發動機的隐身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飛機尾部隐身卻一直是飛機隐身設計的重點和難點,這是因為發動機後腔體及其内部元件和邊緣産生的雷達散射信号、後腔體及其熱端部件和尾噴流等産生的紅外輻射信号可占整個飛機尾部方向特征信号值的95%以上,除此之外,發動機尾噴流産生的高溫熱态水蒸氣遇冷産生的尾迹也會對飛機的可見光隐身産生較大困難。如果發動機不能實現後向的隐身,則隐身飛機無法實現全方位的隐身,其作戰能力将大幅降低。

蘇34發動機有多強(國産新型34)2

國産殲20座艙蓋

據國外公開資料分析,美國的F22隐形戰機為了降低其配備的F119發動機的紅外輻射信号,機身内部額外攜帶了數百公斤重的低溫液氮(零下196℃),在進行戰機隐身突防時通過在尾部大量抛灑低溫氮氣來對發動機尾部的熱空氣進行冷卻,從而降低尾部紅外輻射 。由于其大幅增加了飛機起飛重量,在發動機推力和推重比相對落後的我國來說并不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而且當液氮被全部釋放完畢後,飛機發動機紅外隐身性能将大為下降。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發動機的紅外和雷達特征,并實現發動機推力、耗油率、紅外特征和雷達特征等多項性能指标綜合優化設計,是擺在我國航空發動機科研人員的重大難題。

蘇34發動機有多強(國産新型34)3

據最新披露的公開消息透露,針對現代發動機裝備跨代發展對高性能高溫隐身功能材料研制的急需,我國西部某大學的科研人員有效解決了高溫隐身材料工程應用存在的高溫性能易退化和高溫熱震易損壞等關鍵難題,研究成功一個完整系列的高溫隐身功能材料,不僅填補了國内空白,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發動機高溫隐身領域獲得了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高溫紅外隐身薄膜方面更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更讓人振奮的是,其高溫隐身材料已成功應用于8個發動機型号,大大提升了先進武器裝備的隐身能力。

蘇34發動機有多強(國産新型34)4

殲20夜航試飛

該公開資料稱,通過高溫電磁參數調控,首次使國産航空發動機具有高溫雷達隐身性能;通過獨創的化學結合 物理結合方法,使高溫隐身惰性材料與發動機部件表面形成了高強度結合界面;通過原位化學反應生成阻塞層,使發動機隐身材料在高溫下具有長時間的穩定性;通過顯微結構 膨脹 導熱方法,使工作環境最惡劣的渦輪葉片上的高溫隐身陶瓷塗層材料具有極佳的抗熱震性(材料抵抗溫度的急劇變化而不破壞的性能),一舉解決了航空發動機隐身材料設計的四大難題。

蘇34發動機有多強(國産新型34)5

研究的高溫紅外隐身薄膜被有關專家鑒定評價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用熱成像儀所做的對比試驗中,沒有塗覆高溫紅外隐身薄膜的發動機單晶葉片紅外輻射極其明顯,在視頻圖像中呈白色,而塗覆了高溫紅外隐身薄膜的發動機單晶葉片紅外輻射顯著減弱,基本上與黑色背景融為一體。該系列高溫隐身材料有三種材料被相關用戶認定為“國内唯一”,另外一種材料更是被認定為“同溫度段的應用性能達到國際最好水平,堪稱世界第一”。

蘇34發動機有多強(國産新型34)6

目前已批量應用于殲-20的發動機(“新太行”渦扇10C)型号,使我國首次具有了隐身性能的航空發動機,解決了該隐身飛機的後向隐身難題。應用于某型利劍飛翼無人機的隐身發動機型号(渦扇12B)也即将投入生産。該項成果已被評為2017年度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雲

蘇34發動機有多強(國産新型34)7

成飛的殲-20和殲-10也步入密集試飛期,使用鋸齒隐身處理的太行發動機的殲-20,即使從後方看,也是非常威猛有力的。

蘇34發動機有多強(國産新型34)8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太行殲-20都将是我軍的“标配”。雖然WS-15進度不算順利讓大家夥有些失望,但殲-20的産量毫無疑問是有保障的:未來5年,我軍将生産xxxx台以上的太行發動機,這意味着老舊的二代飛機,包括最早的一批J-11A都會被太行殲-20和殲-10替換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